作者:江山Johnson
导读:海底捞小便门翻车看似危机公关处理得不好,本质其实是老板张勇不懂《道德经》在商业中的应用所致,巴奴的老板说月薪5000的就不要吃火锅翻车也是如此,老板们还不多读点书,迟早还要吃大亏。
(一)海底捞小便门翻车,
其实三张图就可以说清楚--
2月24日,两名17岁的男子餐后向海底捞火锅里撒尿,
3月6日该视频在网上曝光引发众怒,海底捞也随后报警,
3月8日黄埔警方完成侦破对外发布公示--
然后3月8日海底捞同时发布了这则导致翻车的微博--
是的,
海底捞的这则微博短时间就遭到众多网友的批评--
对恶人无谓的宽容就是对普通人最大的伤害。
这里我们不谈太多危机公关的专业分析,
只谈海底捞舆情危机处理的底层逻辑--为啥要表现出对所谓的未成年人的宽容?
因为法律对未成年人的违法都会体现出一定的宽容,而海底捞给外界的形象一向也是和善(对每个顾客都笑脸相迎)、友好(提供甚至被吐槽过了的热情服务),因此两个17岁的少年违规,海底捞继续呼吁一下不要攻击他们,给他们成长的机会似乎也符合他们一贯的外在形象。
但合法未必合理。
(二)近半年,我和谷宇教授一直在做平阳企业家禅修班的一些工作,常常也会跟企业家朋友交流传统智慧对商业的一些启示。我想就用《道德经》中的一些观点帮大家说明下吧。
我们常说--好的商业必须洞悉人性,顺应人性。
人性在这里就是道。
因为火锅是一个国民度很高的品类,几乎每个老百姓都在消费。
因此,火锅的商业经营需要遵从天道。
天道是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刍狗是一种祭祀用的草做的狗,形容便宜、普通。整句话意思是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顺其自然发展。)
换言之,如果你是做火锅的,因为每一个老百姓可能都是你的顾客,所以你处理纠纷矛盾的着眼点就应该是没有分别心。
但你偏要有分别心--明明两位小便的恶人恶行遭人唾弃,你却偏偏要去袒护,并且,还要追究爆料这件事的网友责任--结果,对恶人无谓的宽容就是对普通人最大的伤害--全网民怨沸腾了。
那么,海底捞的公关为啥有这个分别心呢?
老子的《道德经》里其实还是给了答案--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啥意思?
核心要理解这个礼字,
礼其实就是孔子提倡的礼教、礼制、儒家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君主的要有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有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有做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有做儿子的样子。所有事物应该长幼有序、应该讲究规矩。
因此,礼就是有分别心的一套制度或程式。
明白了这个道理再来看老子的这句话就好理解--追求礼其实会导致人们丧失本心,(拘泥于礼的细枝末节),因而不再忠信厚德,也是导致混乱的元凶。
因为海底捞小便这事,包括可能海底捞的公关,其实内心都有一个基本的尺度--那就是王阳明说的无善无恶心之体,知善知恶是良知,每个人心里有天然的善恶标尺--这两位接近成年人的恶人肯定是不值得同情应该得到对应惩罚的。
但是海底捞偏要呈现出来给外界的礼就是--友好和善的海底捞--因此即使尿尿的恶人是已经接近18岁了,但法律规定未成年就是未成年,所以,我们要宽容些--因此,我们还要呼吁大家对他们宽容。
你看,这就是忽视人们心中天然的善恶标尺(天然的善恶标尺其实也有天然的尊老爱幼),而追求礼,这种追求其实也是过分的追求,当然,就导致了海底捞的彻底翻车。礼,就是乱之首也。
其实海底捞对礼的追求达到一种病态的程度并不限于小便门这一孤例,
去过海底捞的朋友们都知道海底捞一言不合就给你尬舞,不管有没有影响到其他座顾客的就餐逮到一个过生日的顾客就全员上去给所有的烦劳说拜拜,吵得喧闹不堪(包括海底捞员工自己私下也会吐槽这样过度服务的礼其实他们非常不认可,但没有办法,公司的要求就是如此)。。。
所以,
病根其实还在海底捞的老板,
张勇一天不明白《道德经》中的这些道理,
海底捞就还会在这上面继续吃苦头。。。
(三)来看另一个火锅店的老板的糗事,
巴奴火锅的老板最近发布的言论--月薪5000就不要吃火锅
也是被骂上热搜了,
尽管他事后着补说--
火锅不是服务底层人民月薪5000就不要吃火锅,吃些麻辣烫就好了等几句话不是连在一起说的。
如果连在一起说,就把他的真实本意曲解了。
杜中兵随后阐述了真实的情况和背景:当提到火锅行业的发展时,我说过去的火锅还是很便宜的,但是随着这几年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贵,甚至超过了很多的中餐,变得使底层越来越难以消费火锅。当然这不是好的现象,但是一个品牌没有自己的定位,更难以做好。因为要是想做好一个品牌,总要有自己标准和取舍,才能使自己的企业长期经营。大家长期骂巴奴贵,我的压力非常大。
他表示:所以我提到,如果大家经济条件还没那么好,特别是像一个学生,刚进入社会,只有5000块钱的工资,是不是忍一忍,不要高消费,少吃一些火锅,甚至不吃火锅不吃巴奴,我们是不是也不缺什么,因为我们延迟一下满足,把钱花在自己的成长上,是不是让自己变的越来越好,这是我真实的本意。如果我表达得不清楚,是我的原因和错误。
但其实大差不差,
还是不懂《道德经》,犯了大忌惹众怒。
前面已经说过--
火锅是国民度很高的行业,因此要想经营得好需要遵循天道--不要有分别心。
而杜老板偏偏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有分别心的说--月薪没有5000不要去吃火锅。当然你就要惹众怒了。
那么,商业运营是不是就不需要分别心,有分别心就不好呢?
当然不是。
我们前面就说过,礼的本质就是要有分别--君有君的样子,臣有臣的样子,贵族有贵族的样子,
所以--奢侈品的经营天然应该要有分别心,要有礼。
比如,牛排要吃三分熟显得有逼格,有礼,
穿西服的第二颗扣子不要扣,才有礼,
背着爱马仕就不要去地铁跟人抢位子,才有礼。。。
而大众呢,
对奢侈品、高端品牌有分别心的礼也是认可和接受的,
比如,
爱马仕的老板说--月薪5000的就不要买爱马仕了,
全网估计没有一个反对,还一个劲的点赞--
人间清醒啊!!!
但火锅就不行,
巴奴的老板讲这番话的背后的潜台词其实是在夸自己--巴奴是高端品牌的火锅,跟那种隔壁动辄有小混混来尿尿的火锅品牌不一样的(哦,不对,那时候小混混还没在火锅里尿尿,但大概意思你们懂的),
但是,
大众对火锅的认知是--国民消费型的品类,老子想吃就能吃的,
哪有个啥狗P高端不高端,
你格老子要说5000块以下不能吃火锅,
你龟儿子不是找si么?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