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情报网

零食折扣店们低价狂欢背后

蓝海情报网 1054

零食折扣店们低价狂欢背后

零食折扣店遍地开花,真能躺着赚钱?这或许才是2025年零售圈最该警惕的灵魂拷问。

当鸣鸣很忙用3年门店激增300%的疯狂数据刷屏时,其狂飙速度堪称零售业奇迹:2025年门店数突破1.5万家,33座物流中心看似基建狂魔,实则背后却有隐忧。

想象一下:一家门店日均销售额5000元,若临期商品占比30%,仅损耗一项就吞噬15%的毛利。加盟商为清库存被迫骨折价甩卖,恶性循环下,品牌调性从平价优选沦为临期仓库。消费者或许能薅到羊毛,但品牌价值早已被透支殆尽。

零售额555亿、净利率不足3%——这组数据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碎了薄利多销的童话。

某三线城市加盟商自曝:总部补贴每单5元,我偷偷降价8元才能留住顾客,结果一个月亏了12万。白牌商品虽毛利率高,但质量投诉率飙升40%,复购率断崖式下跌。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让投资人直呼规模越大,死得越快。

从零食到日化、鲜食,鸣鸣很忙的野心很大。但现实却骨感:鲜食SKU占比从5%飙升至25%,冷链覆盖率却不足30%。某加盟商坦言:冻品断链率高达18%,夏天冰激凌到店就化,顾客投诉到总部直接被拉黑。

规模越大,风险越高——这已是资本圈对零食折扣店的共识。某头部机构投资人直言:供应链漏洞百出,临期商品占比超30%的门店,净利率直接腰斩。更危险的是,价格战导致毛利率从22%降至15%,而行业平均水平为28%。

根据天眼查公开数据,及2025年Q1财报显示,鸣鸣很忙现金流净流出8.7亿元,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延长至45天。这意味着:品牌正用供应商的钱补贴加盟商。

零食折扣店们的困局,本质是零售业规模至上思维的反噬。当品牌用低价换取市场,却忽视供应链韧性;当加盟商用补贴抢顾客,却无视品牌价值;当资本用估值讲故事,却漠视风险管控——这场行业狂飙注定是镜花水月。

零售业不是跑马圈地的游戏,而是精耕细作的苦差。零食折扣店们若想活下去,必须回答三个灵魂拷问:如何用技术重构供应链?如何平衡低价与品质?如何让加盟商赚到钱而非亏到哭?

零加盟费+装修补贴这招确实让鸣鸣很忙在县城攻城略地,但某县城加盟商算过一笔账:日销8000元才能保本,实际日均客单价只有35元,还要被平台抽走15%的流水。天眼查数据及2024年Q2财报显示,加盟商补贴支出同比激增230%,而加盟店闭店率却突破18%。

投资人给鸣鸣很忙500亿估值时,或许没料到行业水面下的真正情况。根据天眼查公开数据,及鸣鸣很忙2024年Q3财报显示,单店日均销售额同比下滑17%,而运营成本却上涨22%。特别是在下沉市场,某三线城市门店日均客流量不足200人,但租金、人工等固定成本却高达8000元。

这种局面下,鸣鸣很忙们还有破局可能性吗?

供应链怎么救?

第一招是砍溢价,控品质。红标、金标自有品牌必须顶上去,代工产品占比降到60%以下,毛利率至少提5个百分点。

第二招是建区域仓,缩半径。北方、华东新市场必须建仓,配送半径砍到300公里内,物流成本至少降15%。

第三招是数据化选品,去库存。1.26亿会员数据不是摆设,预测准了,临期商品占比降到20%以下,损耗率至少降5%。

当然,还要品牌升级。

第一招是告别低价依赖。别总想着9.9元包邮,学学山姆会员店,靠品质和服务赚溢价。

第二招是培训加盟商,提供服务。某加盟商吐槽:总部培训就发本手册,遇到问题就推诿。这种敷衍必须改,培训要实操,考核要严格,服务好了,复购率自然高。

第三招是搞差异化竞争。别只会卖零食,学学盒马鲜生,搞点现烤面包、鲜切水果,客单价至少提10元。

从消费者角度给鸣鸣很忙们三个建议:第一,把供应链数字化从PPT搬到仓库,用AI预测库存误差率;第二,建立加盟商分级管理体系,淘汰躺赚的蛀虫;第三,把自有品牌研发预算砍掉一半,集中火力打造爆款。

鸣鸣很忙们需要真正认识到,扩张可以快,但供应链必须稳;低价可以有,但品质不能丢;加盟商可以多,但管理不能松。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

标签:

ad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