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情报网

全网首个SU7 Ultra车主被抓,雷军慌了

蓝海情报网 246

全网首个SU7 Ultra车主被抓,雷军慌了

近日,一段关于小米SU7 Ultra的网友爆料视频在网上炸开了锅。

从原视频可以看到,深夜一车主在城区道路飙车,仪表盘的数字如同脱缰野马,从0km/h飙升至303km/h,仅仅用时17秒。

全网首个SU7 Ultra车主被抓,雷军慌了

●图源:网络

视频一经发布浏览量迅速突破70万次,像一颗炸弹在社交媒体上引爆了舆论。

有人惊叹堪比高铁的速度;有人痛骂这是拿生命当游戏;更有人质疑小米汽车究竟是性能怪兽,还是马路杀手的摇篮?

一场速度狂欢,不仅让小米汽车冲上热搜,更将高性能电动车与公共安全的矛盾推向风口浪尖。

01、失控的地表最速

小米SU7 Ultra自诞生起便带着赛道基因--350公里/小时的最高时速、1548匹的最大马力、1.98秒破百的狂暴加速、纽北赛道刷新的四门车圈速纪录,每一项数据都在向传统超跑宣战。

但问题在于,当这样的性能被直接移植到公共道路上时,技术的光环就瞬间化变成了安全隐患。

无独有偶,3月7日,潍坊公安快速侦破了一起在公共道路严重超速的案件。

相关视频显示,该车主驾驶小米SU7 Ultra在红绿灯路口弹射起步,随后一路提速狂飙近200km/h。

全网首个SU7 Ultra车主被抓,雷军慌了

●图源:潇湘晨报

汽车低沉有力的轰鸣、副驾乘客的尖叫与车主的狂笑,构成了一幅荒诞的危险图景。

在接到群众举报后,警方通过大数据分析与智能比对技术,迅速锁定超速车辆并抓获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其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全网首个SU7 Ultra车主被抓,雷军慌了

●图源:潍坊公安

仅用4小时,全网第一个因飙车被抓的SU7 Ultra车主就到案了。

科技强警的效率固然令人惊叹,但是法律处罚却引发热议: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超速最高仅罚款2000元并吊销驾照;部分网友觉得,这远不足以震慑速度狂人。

在这方面,小米并非没有尝试约束--车机系统1.5.0版本会强制开启驾驶安全保护,前300公里限速140km/h,最大动力性能被限制,且禁用Boot模式、直线竞速、赛道模式。

但如同希腊神话中的潘多拉魔盒,一旦用户通过安全考试解锁大师模式,350km/h的极速便再无枷锁。

对此小米客服回应称:赛道模式需在封闭场地使用,用户若在公共道路超速属个人行为,需自负后果。

然而矛盾的核心在于:车辆并未如雷军承诺的设置地理围栏,车主可在城市中自由启用赛道模式。

更令人担忧的是,安全考试仅绑定账号,无需GPS验证场地,部分用户通过简单答题或外挂程序即可解锁权限。

02、谁为马路杀手买单?

随着舆论的发酵,关于车错还是人错的讨论愈发激烈。

有人搬出菜刀理论,而反对者则指出,菜刀不具备自主突破物理限制的能力,而SU7 Ultra的极速远超普通道路需求,本质上是对公共安全的潜在威胁。

其实呢,高性能电动车的争议并非小米独有,整个行业都在寻找平衡点。

特斯拉Model S Plaid的最高时速也可达322km/h,但其赛道模式需通过驾驶能力认证,并限制公共道路使用;

蔚来EP9等超跑虽性能强悍,因硬件锁频和地理围栏双重管控,从未引发类似争议;

保时捷Taycan Turbo GT虽标称305km/h,但要求车主签署赛道使用协议;

更激进的是沃尔沃,其关爱钥匙可将极速锁定180km/h;这项设计源自触目惊心的数据:车速超过200km/h时,事故死亡率接近100%。

相比之下,小米的300公里新手期(强制限速140公里/小时)就显得有些单薄了,尤其是当车主轻易跨过新手门槛后,性能枷锁便自动解除。

另外,小米安全考试题库被曝存在代考漏洞,某平台已经出现SU7Ultra极速解锁服务。

全网首个SU7 Ultra车主被抓,雷军慌了

●图源:闲鱼

更值得玩味的是行业监管的滞后性。

大疆无人机通过电子围栏禁止在机场等敏感区域飞行,用户需通过考试才能解锁限高;而汽车行业对极速模式的管理,更多的仍停留在道德倡议层面。

有专家指出:当技术跑在法律前面,车企必须承担更多主动约束的责任。

回溯历史,2019年蔚来ES8曾因车主高速失控酿成惨剧,2022年特斯拉Roadster因狂飙模式被约谈......

这些事件无不证明一个事实:速度与安全的矛盾,从未消失。

03、销量狂欢与品牌风险

SU7 Ultra上市3天卖出1万辆,提前完成年度目标;小米上周新增锁单破19K,其中25~30%是 Ultra版本。

在销量狂飙突进的背后,是品牌形象与安全责任的艰难平衡。

全网首个SU7 Ultra车主被抓,雷军慌了

●图源:小米汽车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不管是油车还是电车,因超速、飙车、耍酷漂移等引发车祸的新闻不在少数。这些案例都揭示了一个现实:

就是车企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必须为用户的越界行为付出代价。

而小米的挑战更甚。作为从手机跨界造车的新势力,其用户中不乏追求极致体验的科技发烧友,但也混杂着对性能缺乏敬畏的冒险家。

比如有小米车主在城市道路的红绿灯路口弹射起步,4秒内车速狂飙到146公里,完全把生命安全抛诸脑后。

全网首个SU7 Ultra车主被抓,雷军慌了

●图源:抖音

所以做到既满足用户对速度的渴望,又避免沦为马路杀手的帮凶,就成了当前的一个难题。

欧盟已强制要求新车安装智能速度辅助系统(ISA),超速时自动切断动力。

国内车企或可借鉴这一模式,结合GPS定位和AI算法,动态调整限速标准。例如,市区道路自动限速80km/h,高速路段分车道限速等。

又或可借鉴游戏行业的防沉迷系统--通过生物识别、实时监控等技术,动态评估驾驶者状态并干预车辆控制。

与此同时,蔚来EP9的用户赛道日模式提供另一种解法:车辆只能在签约赛道上解锁极速,违规者永久禁用高性能模式。

从电子围栏到智能速度辅助、从速度至上到安全共治,为了达到让速度犯罪付出代价,这条关于科技、法律与人性博弈的破局之路,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来完成。

04、速度无罪,但敬畏不可缺席

法律是没有激情的理性。飙车行为固然可憎,但将板子全数打向个人,或许会忽视掉更深层的系统性问题。

从保时捷918 Spyder的公路幽灵,到布加迪Chiron的车主俱乐部自律公约,超跑文化始终在失控与克制间摇摆。

在这场性能与安全的博弈中,小米需要做的不仅是升级技术围栏,更要重构用户对速度的认知。

正如网友所言:车是工具,但方向盘后的人,才是决定生死的关键。

若小米能借此事件推动行业建立极速驾驶认证体系,或与交管部门合作开发动态电子围栏,或许能将危机转化为引领变革的契机。

毕竟,真正的高端,不仅是参数的碾压,更是对生命与规则的敬畏。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

标签:

ad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