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半年,电动牙刷市场看似 双降,实则暗藏乾坤:
6 月销售额回暖、均价环比逆势暴涨24%、头部品牌集中度提升,一场 量缩价增 的转型正在上演。
从消费端的 入门向进阶升级,到品牌端的 本土品牌超车,再到赛道端的 智能化与高端化突围,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调整。
这份文章将拆解数据背后的逻辑,看懂电动牙刷市场的新机会与新玩法。
本篇数据来源魔镜CMI产品,解读及分析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自行甄别。希望能给您带来启发。
01 市场大盘:双降中现结构性调整
1.市场体量收缩但韧性显现
2025年上半年总销售额293.09亿元,总销量1295.56万件,但6月单月销售额同比+13.56%,释放回暖信号。
均价波动显著:全年均价226.23元,5-6月均价突破247-250元(环比+24.2%),显示品牌通过提价对冲销量下滑。
2.季度波动凸显运营策略调整
销售额环比剧烈波动:5月环比+64.28%,6月增速回落至+15.6%。
供给端收缩:店铺数从1月的4863家降至5月4831家,但CR5(前五品牌集中度)从1月70.14%升至6月75.19%,显示资源向头部集中。
02 价格段:基础入门级占主导,高端突围初现
1. 销量集中0-518元价位段(93.35%):
0-259元占比61.21%,但5-6月销量占比下降约7个百分点;
259-518元占比32.14%,5-6月销量占比增长11个百分点,显示消费升级。
2.价格分层驱动品牌策略分化:
高端市场:飞利浦在≥1385元价位销售额占比7.36%(市场均值2.5倍),Oral-B在554-1108元占比38%;
中端市场:usmile 277-554元价位销售额占比66.86%,主导智能化升级;
低价市场:康佳(99.98%销量在0-277元)、米家(83.49%销量在0-277元)以性价比抢占份额。
03 品牌格局:头部洗牌加速,本土品牌崛起
usmile:销售额94.3亿元(市场第一),销量+12.42%,核心价位277-554元;
米家:销量+16.93%(增速第二),主攻0-277元性价比市场;
康佳:销量+104.96%(增速第一),极端低价策略收割下沉市场。
04 店铺运营:双渠道分化与效率竞争
1.头部品牌多店铺矩阵策略:
usmile:双旗舰店占24.17%市场份额,商品数差7倍但单店效率相近(39款商品店销售额3.6亿元 vs 255款店3.47亿元);
飞利浦:京东自营店销量(42万件)为官方店(24.8万件)1.7倍,显示渠道价格敏感度差异。
2.价格与效率反比现象:
小米京东自营店均价167.72元(行业最低),销量47.65万件(渠道最高);
Oral-B官方店均价631.61元(行业最高),销量仅15.38万件,高端需求有限。
05 未来趋势与风险
1.机会点:
智能化升级(AI功能渗透率提升)、环保材料应用(可回收部件需求);
结构性提价空间(5-6月均价提升验证高端化可行性)。
2.风险点:
低价市场过度竞争(康佳、米家增速挤压利润空间);
技术迭代压力。
06 结论
电动牙刷市场正经历量缩价增的转型期,中高端市场成为增长引擎,本土品牌通过技术差异化(如usmile)和极致性价比(如米家)重塑竞争格局,未来智能化、健康管理功能升级将成突围关键。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