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万圣节,品牌营销的主题似乎都逃不开恐怖、搞怪、装扮等固定套路。然而,当所有品牌都在争相扮鬼、拼创意时,真正能在海外消费者心中留下印象的,往往并不是更吓人的内容,而是更出乎意料的内容。
尤其对于那些与万圣节毫无关联的品牌——例如家居、母婴、美妆、健康等品类。若能在节日氛围中通过反差感打造记忆点,不仅能刷新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还能展现出品牌的独特调性与创造力。本文Nox聚星将和大家从反差感的逻辑出发,探讨品牌如何借助海外红人营销,通过创意策划与内容反转,打造独特的万圣节传播势能。
一、打破节日框架,用反差感制造视觉冲击
传统万圣节营销的核心是恐怖氛围与节日装扮,但对于非节日类品牌而言,强行套入恐怖元素往往显得生硬。此时,反差感成为突破口。
与海外红人合作时,品牌可以反向思考:如果大家都在吓人,我是否可以治愈人?如果全网都是暗黑风,我是否可以主打温馨感安全感反恐怖气质?
例如,一个母婴品牌可以邀请生活类红人发布孩子第一次打扮成小怪物但依然可爱的温馨日常,一个家居品牌则可以通过万圣节后的温暖收尾主题,传递家是最安心的避风港概念。
这种视觉和情绪的反差,不仅能让内容从恐怖海洋中跳脱出来,还能借助红人的真实表达,强化品牌的温度与独特定位。
二、情绪反差:从吓人到治愈,激发共鸣记忆
万圣节内容往往聚焦于刺激、猎奇与娱乐,但品牌完全可以通过情绪反差来创造更深层的共鸣。
海外红人擅长以情感为纽带,他们可以用反套路方式让品牌内容更有人味:
从惊吓到温暖:红人可以展示吓完一整天,终于回到家的放松时刻,自然融入家居、香氛、护肤类产品;
从恐怖到童真:母婴红人可以演绎孩子版的万圣节快乐,展现天真无邪与节日氛围的对比;
从狂欢到治愈:健康或运动品牌可以强调节日后身心修复,倡导理性节庆理念。
这种反差式叙事通过情绪转化,令观众在轻松或感性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记住品牌,而非单纯的节日符号。

三、内容反差:在非相关中找到新关联
很多品牌误以为与节日无关就无法参与节日营销,其实关键在于找到关联点。
品牌可以与海外红人共同挖掘生活化、幽默化的内容角度:
生活关联:家居品牌可结合派对后的清理节日装饰小妙招等实用话题;
情绪关联:母婴或健康品牌可通过节日过后,恢复日常的治愈力表达品牌温度;
文化关联:通过红人的个人文化表达,传递不同国家的万圣节日常,展现品牌的国际理解力。
这种轻关联的创意内容,不但能在节日中合理露出品牌,还能让观众感受到品牌对生活节奏与文化差异的洞察,增强亲和力与记忆度。
四、人设反差:让红人成为品牌故事的放大镜
海外红人营销的精髓在于人设的真实与内容的创造力。品牌在策划反差营销时,可以利用红人人设的反差来放大品牌印象。
例如:
一个健身红人以放弃健身一天来体验甜食自由的万圣节;
一个时尚博主突然尝试极简主义过节;
一个母婴博主用孩子视角展现节日趣味。
这种人设反转式内容,不仅能激发粉丝的新鲜感与好奇心,还能通过红人的真实表达,让品牌理念被感受而非被推销。
五、从节日参与到品牌态度:建立长期记忆点
真正有价值的节日营销,不在于是否蹭上热度,而在于是否留下品牌记忆与情感印象。
当品牌通过反差内容展现出不一样的节日态度时,用户会把品牌与创意、有趣、温暖等积极标签绑定。例如,一个在万圣节讲温柔、家庭、陪伴的品牌,会让观众记住它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这种长期记忆点,会在未来的品牌传播中持续发挥作用。
结语
在万圣节这样的强节日氛围中,真正脱颖而出的从来不是最恐怖的内容,而是最出乎意料的创意。通过海外红人营销的多元人设、真实叙事和情感表达,品牌完全可以打破传统节日套路,用反差感讲出更独特的故事。这不仅是一种内容策略,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不迎合热度,而是重塑节日记忆,让品牌在众声喧哗中,以独特的反差光芒,被更多人记住。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