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情报网

Battle Pass为何能成为营收与留存的利器?

蓝海情报网 848

Battle Pass为何能成为营收与留存的利器?

在当今游戏市场中,战斗通行证(Battle Pass)已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付费模式。战斗通行证的称呼一般常见于国外的游戏,而在国内,它有个更为耳熟能详的名字——战令。从《王者荣耀》这类国民级手游,到众多轻量级的休闲游戏——甚至是小程序游戏,都采用了这一机制。它通过提供丰富的奖励与挑战任务,持续吸引玩家投入时间与精力,同时也为游戏厂商带来了可观且稳定的收入来源。

Battle Pass为何能成为营收与留存的利器?

《王者荣耀》战令系统

Battle Pass为何能成为营收与留存的利器?

休闲游戏中的通行证,左:《Royal Match》右:《Tasty Travel》

那么,这一模式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的设计智慧,能够同时赢得玩家与厂商的青睐?本文将从休闲游戏的视角切入,深入剖析该付费模式的核心魅力与设计要点。

战斗通行证从何而来?

 战斗通行证(Battle Pass)是一种基于固定时间周期的游戏商业模式,融合了活跃度激励与付费设计,属于订阅制付费的一种。该模式通常表现为一个包含道具、游戏币等奖励的进度系统,玩家通过完成各类任务或挑战逐步解锁阶段奖励。尽管奖励内容因游戏类型而异,其核心结构大多分为免费与付费两个档位,以满足不同玩家群体的需求。

尽管如今战斗通行证在手游中应用广泛,其起源却可追溯至端游《Dota 2》。2013年,Valve为众筹第三届国际邀请赛(Ti3)的赛事奖金,在游戏中推出了名为Ti3互动观赛指南的付费项目,售价9.99美元。这一初代模式并未引入任务与等级机制,而是通过阶梯式众筹目标激励玩家参与,最终成功筹集超过120万美元——这也被视为战斗通行证的雏形。

Valve随后在历年赛事中持续沿用并优化这一模式,逐步加入积分等级制度,并将其正式命名为Battle Pass。

Battle Pass为何能成为营收与留存的利器?

筹集后总奖金

然而,真正将通行证这一付费模式成功运用并推向主流的,是Epic旗下的现象级游戏《Fortnite(堡垒之夜)》。2017年,随着游戏大逃杀模式的火爆,Epic在第二赛季正式引入了Battle Pass。正是在这个阶段,成熟形态通行证的一项核心特征得以确立——即包含免费与付费两条路线的多档位奖励体系,由此奠定了当代战斗通行证的基本框架。

此后,Epic不断丰富奖励内容,将更多种类的道具纳入通行证。市场对此反应极为热烈:仅在第三赛季通行证上线首日,其销量便突破500万份,流水高达5000万美元,创下了当时的付费纪录,也印证了这一商业模式的巨大潜力。

Battle Pass为何能成为营收与留存的利器?

Battle Pass为何能成为营收与留存的利器?

《Fortnite》第二、三赛季通行证

随着《堡垒之夜》通行证系统大获成功,这一商业模式迅速席卷游戏行业。根据Gamerefinery的统计,在2018年8月至2021年4月期间,美国iOS收入最高的100款游戏中,超过半数(51%)都采用了战斗通行证。从FPS、MOBA、4XSLG等中重度品类,到slots、三消、合成等轻度游戏,各类产品纷纷引入这一系统。 

Battle Pass为何能成为营收与留存的利器?

时至今日,通行证(或称战令)已成为游戏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兼具用户活跃提升与商业变现的双重价值。它能够在受众差异极大的各类游戏中成功落地并持续生效,充分证明了其本身高度的适配性与强大的模式延展力。

为什么休闲游戏需要通行证?

战斗通行证能够根据游戏玩法与目标玩家的特点,通过调整机制中的不同环节,创造出截然不同的玩家体验与平衡结构。

那么,在各种游戏中都广泛应用的战斗通行证,对于休闲品类来说,它又有何独特的重要性?

更明确的目标与动力

相比于中重度游戏(如剧情丰富的开放世界游戏),休闲游戏通常目标感较弱、任务体系简单,可玩内容相对有限,且替代性较高,玩家容易中途流失。为了提升用户黏性,许多休闲游戏会引入meta层元素,如剧情线、家园装饰等,而战斗通行证则从商业化角度成为促进留存的重要工具。

在休闲游戏中,通行证能够将零散的活动整合为一条清晰的主线任务,为玩家提供短期或中长期的游戏目标(视通行证周期而定)。其奖励内容直观可见,不同于随机性强的开宝箱或抽奖机制,这种付出即有回报的设计让玩家产生更明确的登录动机,进而形成每日完成关卡、推进进度的习惯。

契合休闲玩家的弹性消费

休闲游戏玩家普遍倾向于轻度付费,例如购买小额礼包或通过观看广告获取奖励。通行证通过设置免费与付费多档奖励,精准适配了休闲玩家多元化的付费意愿——非付费用户可以通过完成游戏任务获得基础奖励;付费用户则能解锁更丰富的道具与游戏货币,获得进阶体验。

相较于限时礼包带来的紧迫感,通行证的商业模式更显温和。它不过分强调购买,而是将重心放在玩家的游戏投入与个人成长上,通过付出与回报的正向循环,让核心玩家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认可、被奖励。而其定期更新的机制在无形中培养了玩家的持续性消费习惯。付费用户会逐渐适应这一固定周期、金额可控的消费模式,形成季度性的付费节奏。

运用损失厌恶心理提升黏性

如果说弹性消费是通行证吸引玩家的基础,那么"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心理则是其维系玩家长期参与的关键。损失厌恶是指人们在面对等量的收益和损失时,对损失带来的负面感受远强于收益带来的满足感。

通行证系统正是巧妙利用了这种心理:奖励并非在购买时一次性发放,而是与玩家的游戏进度深度绑定。获取代币与奖励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一旦玩家中途放弃,不仅会失去后续奖励,已付费的玩家更会因为实际所得未能匹配通行证的购买成本,产生钱白花了的强烈亏损感。

Battle Pass为何能成为营收与留存的利器?

损失厌恶

在这种机制下,玩家投入越多,所能获得的回报就越大;而一旦中断参与,之前的努力就会大幅贬值。这种对潜在损失的担忧,会成为推动玩家持续登录、完成任务的内在动力,直至通行证周期结束。

设计战斗通行证时的要点

通行证在休闲游戏中是如此关键,它本质上是一套驱动活跃与留存的机制,价值远不止于设立一道付费门槛。因此在设计时,厂商可以聚焦于三大核心维度:时长设置、奖励机制以及与游戏内容的深度融合。

匹配游戏节奏与玩家耐心的时长

通行证时长是影响玩家参与度的基础因素。休闲游戏因其碎片化特性,更适合采用周期较短、节奏明快的通行证模式,这与中重度游戏偏好的长赛季制形成鲜明对比。

确定最佳时长需要综合考量多个变量:玩家的付费心理周期、游戏本身的内容承载能力、开发团队制作高质量奖励所需的时间成本,以及单个赛季在玩家产生疲倦感前能够维持的新鲜感。理想的平衡点在于让玩家在"意犹未尽"时迎来新赛季——若周期过长会导致奖励更新滞后,造成用户流失;周期过短则可能引发付费疲劳,影响长期收益。

构建激励性的奖励体系

在确定了节奏框架后,奖励设置成为维持玩家参与动力的核心要素。

首先,性价比是基础。付费线路所提供的总体价值,必须让玩家感受到物超所值,这是激发购买意愿的根本前提。其次,奖励的梯度设计同样关键。平滑的进度曲线,配合高频的小额正反馈,能够有效维持玩家的参与动力;而在关键节点(特别是满级后),设置更具吸引力的奖励(如限时专属的装扮或特效),更能为玩家的持续投入提供强有力的阶段性目标。

除此之外,适当的分层定价策略能有效扩大用户覆盖。如《Archero》通过设置三个档位:免费基础版、标准付费版和高级版,满足不同消费能力用户的需求,高级版的战令还能够直接领取所有免费奖励,为愿意付费更多的玩家节约更多的时间。

Battle Pass为何能成为营收与留存的利器?

《Archero》 通行证

除了奖励内容的设置,与奖励挂钩的任务内容也很重要。休闲游戏的任务设计必须符合轻度游玩的特性,所有奖励的获取路径都应融入常规游戏流程,避免设置过高门槛,让玩家在自然游玩过程中持续获得进度推进的满足感。

Battle Pass为何能成为营收与留存的利器?

《Gossip Harbor》通过完成挣取硬币的任务,来获得通行证升级的点数通行证与内容的共同增长

正如前文所述,通行证的核心功能之一在于将零散的活动整合为一条清晰的主线任务,其更新机制与游戏内容的迭代深度绑定、相辅相成。

稳定的季度通行证为内容发布提供了天然节奏。游戏的每个大版本都需要配套推出新的挑战目标、装饰道具或成长系统,使通行证与版本更新形成有机联动。在这种结构下,通行证既是内容变现的渠道,也因持续的内容注入而保持活力。

例如,许多休闲游戏会在特定节日推出限定通行证,与游戏内同期活动共同构成一套完整而富有吸引力的节日LiveOps策略,显著提升用户在关键节点的参与深度。这种内容协同模式已成为行业标准做法,在提升用户黏性的同时,也为游戏创造了持续的内容热点。

Battle Pass为何能成为营收与留存的利器?

《Royal Match》复活节通行证

从《堡垒之夜》的商业奇迹到如今各类休闲游戏的标配,战斗通行证已凭借其精巧的心理学设计与高度灵活的框架,证明了其在连接玩家动机与商业目标上的独特价值。对休闲游戏而言,它不仅是收入的支柱,更是构建健康玩家生态、让短暂停留变为长期陪伴的关键桥梁。而随着游戏市场的不断进化,这一模式仍将持续更新,焕发新的生命力。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

标签:

ad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