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GEO(AI领域的SEO)的话题非常火热。今天结合我们最近在做的一些工作,给大家分享下GEO优化如何落地的问题。下次再有领导问你,直接复制这个文档给他就好。
一、摸底测试:明确品牌GEO现状
要做好GEO优化,第一步就是进行全面摸底测试,清楚了解公司品牌在各类大模型中的排名和状况。
选定目标大模型首先得明确想要在哪些大模型中争取更好的排名。我们优先圈选了日活较高的大模型,按照用户量排名,分别是DeepSeek,豆包,Kimi ,元宝,文心一言等五个。
梳理核心问题并测试这一步和 SEO 类似,先梳理出与产品相关的核心问题,明确关键词,罗列客户可能常搜的问题。然后基于这些问题在选定的大模型中进行搜索测试,查看产品是否被推荐、排名如何以及内容源的来源类型,比如公司产品官网、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行业专门网站等。
测试完成后,我们会列出一张表,基于此表分析排名和内容,汇总成GEO优化情况报告,清晰呈现当前排名和后续优化策略。
二、关键结论:影响优化的核心因素
通过测试,我们得出了一些关键结论,这些结论对后续的优化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官网权重高,需重点优化官网的权重非常高,大部分产品的权威信息都是通过官网来传递的。如果官网没有足够的内容承载,就必须进行强制优化。要增加便于 AI 搜索的内容详情,比如问答、标准的客观解读等。这些内容可以隐藏起来,不在常规内容页展示,但要能被 AI 检索到。而且 AI 更倾向于结构化的内容,这样便于它理解,同时也能减少 AI 幻觉问题。比如我们曾遇到产品描述中的客户痛点被 AI 引用成产品劣势的情况,清晰结构化的内容能有效避免这类问题。
内容源的开放与封闭需权衡很多 B2B 网站会做白皮书、资料包等,但设置了领取门槛,这导致大模型 AI 无法获取这些内容。所以需要评估流程,权衡开放与封闭的关系,既要让大模型能搜索到,又要获取用户流量,形成营销闭环。目前可以尝试的方法是先列出大纲,用文字版大纲方便大模型检索,而具体细节、图表、数据等则通过资料形式引导客户获取。
平台权重有差异,搜狐表现突出我们发现不同平台在大模型中的权重存在差异,其中搜狐平台在各个大模型中的权重比网易、腾讯等其他平台高很多。所以在后续优化中,要对搜狐平台做一些布局。
三、落地:多维度推进优化工作
测试和明确结论后,就进入到落地执行阶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布局多平台账号要注册各个平台的账号,像百度的百家号、搜狐的搜狐号、网易的网易号、头条号、公众号等。虽然这些平台的自然流量可能不多,但对于内容检索的权重其实挺高的。
定期排查大模型能力大模型本身在不断迭代,其对内容的检索和理解能力也在持续优化。所以要定期以业务为维度进行排查,查看排名是否有下降、内容输入情况等,根据变化及时调整策略。
不同大模型对内容源有倾向性不同的大模型对于内容源有不同的倾向性,比如豆包能更多地检索抖音的内容,元宝对公众号的内容检索较多,文献一言对自身的百家号权重稍高。在优化时,要考虑到这一点,针对性地布局内容。
以上就是关于GEO优化从测试到落地的实战经验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自身业务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策略,才能取得更好的优化效果。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