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直播,是现在B端市场人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恰好最近刚做完一场视频号直播,就结合这场直播复盘,与大家聊聊B2B线上直播获客的一些思考。如果你在直播中也遇到类似问题,希望给你一些启发。
一、背景介绍
该场直播为今年举行的第一场视频直播,团队磨合不多,所以在流程上还有很多待优化的环节。
直播在视频号举行,视频号粉丝只有几百个,接近冷启动。不过也利用了私域存量客户,售前售后客户均有,在直播预热期间对客户进行触达。通过这批客户,直播中也撬动了一部分公域流量。最终直播中公域推荐流量占比将近60%。
二、前期筹备:时间仓促,物料与节奏待优化
本次的直播节奏非常仓促。原定周三直播,周二上午确定海报,下午启动宣发,整个宣发周期仅 2 天,导致目标客户触达不足。
理想的节奏最少提前 3 天启动宣发(如周三直播,周一启动),如果是大型直播,可能要提前一周或半个月来做准备,给客户留出足够的关注时间。
物料与素材的匮乏也制约了宣发节奏:只有一张海报、讲师形象照质量不佳、直播内容定稿较晚等。种种问题都导致宣发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后续优化方向:
以月为维度开始进行整体的直播规划,梳理标准化物料清单(如多版本海报、讲师形象包装等);
提前锁定讲师时间,确保内容大纲、PPT 等核心素材至少提前 3 天定稿,为宣发预留充足时间。
三、直播中:存量激活为主,转化卡点待突破
本次直播以 激活存量沉默客户 为核心目标,通过直播将客户导流至新渠道进行持续触达。但执行中,引流与转化环节暴露了多个卡点:
1.转发受限
视频号原生群发功能有限,直播中主要依赖社群转发,未对存量客户做全量触达,导致私域流量引入不足。
2.私信链路不畅
引导客户私信时,用户需多次操作才能完成互动,且部分客户私信被标记为 打招呼,无法正常回复,需进一步排查原因。
3.转化路径模糊
视频号无营销组件,留言区发布的引流信息被屏蔽,客户难以直接添加私域;针对 推荐流量 如何沉淀至私域,暂未形成成熟方案。
临时解决方案:
采用 直播截图带二维码 的形式转发,缩短客户进入直播间的链路;
直播后通过 填表获取回放 引导客户留资,同步上传回放至公众号,然后群发批量触达存量客户,二次激活沉默用户。
通过微信客服形式引导客户添加,该方式仍需测试。
四、直播后动作:复盘转化双推进,线索孵化提效率
直播结束后,我们规划了 3 大核心动作,推动线索转化与客户经营:
1.内容二次利用
将 1 小时直播切片为多条短视频,作为后续一周的传播素材;
用 AI 提取直播核心内容,整理成精华推文,通过 用户调研(替代 直播回放)引导客户填表,同步导流至客服获取课件。
2.线索快速转化
针对直播中产生的线索,按 是否对接销售 分类处理:已对接销售的客户直接拉群沟通,未对接的客户录入后台并分配给 私聊能力强 的销售跟进,避免陌生电话触达的低效问题;
同步制定标准化 SOP,明确线索分配、拉群对接、需求响应的节点,确保客户热情期内完成首次触达。
3.存量客户回访
由专人负责存量客户的持续经营,结合陪跑业务定位设置沟通门槛,聚焦高价值客户深度对接。
五、B 端直播获客:做好这 5 点,提升转化效率
结合本次直播经验复盘,简单总结下B2B企业线上直播要实现 获客 - 转化 闭环,需重点关注以下 5 个维度:
1.建立专家人设
B 端客户决策依赖专业信任,需持续包装讲师的行业权威形象,通过稳定输出专业内容强化客户认知(如定期分享案例、方法论等)。
2.深耕私域运营
B 端直播冷启动难度大,需先积累存量客户(包括成交客户与潜在客户),再通过社群、好友触达激活,避免 从零开始 的流量困境。
3.设计清晰转化路径
提前明确 客户进入直播间后如何沉淀至私域?由谁跟进?转化节点是什么?,例如本次直播后快速启动的 拉群对接 机制,就是为了缩短转化链路。
4.优化细节执行
从宣发节奏、物料质量到直播中的转发链路、私信回复,每个环节需制定标准化 SOP(如首次文字直播、第二次视频直播的节点清单),减少临时决策的低效问题。
5.匹配客户场景选平台
若客户集中在微信生态,优先用视频号撬动公私域流量;若客户活跃于抖音,则聚焦抖音直播;需结合客户习惯与经营需求,避免盲目投入。
写在最后
本次直播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但也验证了 存量激活 + 内容二次利用 的可行性。对于 B 端直播而言,没有一成不变的公式,唯有通过复盘迭代,才能逐步找到适配自身客户场景的运营节奏。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