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eon
编辑/侯煜
继即时零售大战后,阿里巴巴(以下简称阿里)又有大动作。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开幕首日,阿里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将于年内上市,售价暂时未公布。至此,已有阿里、百度、小米三家互联网企业入局,中国AI眼镜市场的圈地之战即将打响。
作为电商巨头,阿里自研的硬件设备主要以天猫精灵音箱及IoT产品为主,鲜少激进扩充品类,突然杀入AI眼镜市场令人颇感意外。
我们希望重新定义AI眼镜的标准:一个真正的随身超级助理,一个全天候多场景可使用的智能终端,还是一副美观舒适的好眼镜。负责该项目的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终端业务负责人宋刚表示。(详情见:大模型来袭,智能音箱进入2.0时代)
愿望很美好,但互联网企业做硬件往往是一场灾难。遥望马云时代,阿里曾寄望于通过阿里云手机切入市场、打造自有生态并获得流量入口,最终却以完败收场。
进入AI时代,大模型的不断进化带来了新的想象力,手机不再是唯一的硬件形态。随着Ray-Ban meta眼镜在全球的热卖,科技企业们看到了新的机会。这一次,阿里选择先下手为强。
和小米有区别:带显示,可换电池从设计和硬件配置上来看,夸克AI眼镜是花了心思的。智能眼镜类产品想要普及,首先要实现是眼镜,而不是像普通眼镜。相对某些竞品来说,夸克AI眼镜的眼镜腿没有粗得夸张,观感上要好一些。
我们和小米的眼镜是有区别的,夸克AI眼镜是带显示的。现场的相关人员对媒体说道。的确,夸克AI眼镜配备了两块透明的光波导镜片,可实现单色文字和图形显示,类似HUD的效果。
因此,除了常规的拍照、识图、对话、听音乐功能之外,夸克AI眼镜的应用场景要更丰富一些,比如支持高德导航、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淘宝比价、字幕翻译等,未来还将探索在办公、健康领域的应用方式。
就现阶段而言,这可能是智能眼镜最好的显示解决方案了,毕竟meta在Orion AR上采用的彩色Micro LED微型显示器昂贵、费电,还需要产业链协同发展数年才能推向市场。
夸克AI眼镜还有一个有趣的设计是换电,最长可实现24小时续航。其实,以前的诺基亚、摩托罗拉手机都是可以更换电池的,这种设计的好处就是用户可以自备一块电池实现更长的使用时间,至少要比充电宝更容易携带。
阿里进入AI硬件市场的速度比想象中要快。据悉,去年12月阿里AI应用通义App的产品团队被整体划入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随后在今年1月,以核心品牌天猫精灵的一级业务部门智能互联事业群也被并入智能信息事业群,由年轻的85后高管吴嘉统管。
此番组织结构的调整,目前是整合AI To C资源,打通天猫精灵、夸克、通义App等部门,探索新一代AI产品的方向。仅仅半年多,夸克AI眼镜便完成了设计,足以说明阿里的迫切。
阿里加码AI To C硬件市场严格意义上来说,阿里的AI To C产品只有天猫精灵音箱(硬件)、通义App、夸克浏览器,在用户活跃度和留存率方面不及抖音等超级App。在确立了用户为先、AI驱动的战略重点后,阿里不仅要拿下To B市场,还需要更广泛地吸纳To C用户。
AI眼镜的底层构筑是AI大模型,阿里在该领域还是颇有优势的。在权威AI榜单LiveBench中,阿里凭借最新开源旗舰模型Qwen3-235B-A22B-Instruct-2507(非思考版)夺冠,打败包括DeepSeek V3、Kimi K2等竞争对手。另外,Qwen3的推理模型在近日也得到更新,性能比肩顶级闭源模型谷歌Gemini-2.5 Pro和OpenAI O4-Mini。据悉,夸克AI眼镜将搭载高通骁龙AR1与恒玄BES2800的双芯片,运行RTOS(实时操作系统)和安卓双系统,为流畅运行AI大模型提供性能保障。
另外,阿里有意效仿meta与Ray Ban的合作方式,赋予夸克AI眼镜更多的时尚特性。据宋刚透露,夸克AI眼镜将会联合全球领先的眼镜品牌,整合渠道、服务以及C2M定制能力,改善AI眼镜在大众消费领域的一些痛点。对于阿里来说,整合时尚资源、拓宽销售渠道想必是驾轻就熟。
即便阿里拿出了目前国内市场最有潜力的AI眼镜解决方案,但一款产品的成功,与市场成熟度息息相关。那么,消费者是否已经准备好接受AI眼镜了呢?
AI眼镜崛起,市场暗流涌动相比发展十几年的AR/VR眼镜(头显),AI眼镜的发展速度显然更快,市场接受度也更高。(详情见:小度的AI眼镜,能否重新定义市场?)
IDC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约为49.4万副,同比增长116.1%;预计全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90.7万副,实现121.1%的同比增长。市场规模虽远不及智能手机,但胜在增长性突出。
另外,音频和视频拍摄眼镜(包括AI眼镜)预计出货量为216.5万副,同比增长178.4%;AR/VR眼镜(头显)预计出货量仅为74.2万副,同比增长38.1%。
在国内AI眼镜阵营中,独角兽企业Rokid已经赚到第一桶金。这家来自杭州的创新企业,在去年11月率先推出内置显示的AI眼镜Rokid Glasses,售价为2499元。据Rokid 创始人、CEO 祝铭明透露,Rokid Glasses 销量已达 30 万副,目前十分紧俏,也是夸克AI眼镜的直接竞争对手之一。
小米作为互联网及制造大厂中代表,在今年6月末发布旗下首款AI眼镜,售价1999元。虽然其整体设计思路与meta Ray-Ban高度相似,但凭借小米的品牌效应及物联网生态,自上市以来仅在京东平台的销量便已突破4万+。有报道称,小米研发团队已经启动下一代产品的规划工作,预计会针对AI功能和续航进行升级。
另外,XREAL、雷鸟创新(TCL孵化)等智能眼镜企业,虽然目前专注于AR、显示类眼镜产品的研发,但由于技术存在共通性,随时可以加入竞争。XREAL创始人、CEO徐驰在WAIC大会上表示,AI是AR缺失的最后一块拼图,暗示了XREAL进入AI眼镜市场只是时间问题。
除了上述企业,字节跳动也是阿里不能忽视的潜在竞争对手。从去年开始,就不断有字节自研AI眼镜和MR(混合现实)头显的消息传出。自收购VR头显公司Pico之后,字节积累了丰富的硬件开发经验,叠加火山引擎的AI技术力及豆包在To C市场的领先地位,其综合实力丝毫不逊色于阿里。
平心而论,目前AI眼镜还无法替代智能手机,更多是承担轻量化的交互体验。随着产业链技术的完善,AI眼镜有望更轻、更时尚,微型显示屏的流行则会改善其过度依赖语音的使用体验,减少尴尬。随着阿里等巨头的入局,有望加速AI眼镜产业的发展,最终迎来行业的iPhone时刻。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