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情报网

李彦宏 中西方AI最大区别在于应用,应用驱动中国AI快速发展,理想AGI至少还需10年

蓝海情报网 585

李彦宏 中西方AI最大区别在于应用,应用驱动中国AI快速发展,理想AGI至少还需10年

李彦宏:中西方AI最大区别在于应用,应用驱动中国AI快速发展,理想AGI至少还需10年

图片来源:摄图网

5月22日,在法国巴黎举办的欧洲科技创新展览会(Viva Technology)主论坛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与阳狮集团监事会主席莫里斯•列维(Maurice Levy)对谈时谈到,中国AI与西方的最大区别在于应用,中国有数百个基础模型,但人们越来越多地在讨论什么是AI时代的超级应用。他介绍说,应用驱动了中国AI的快速发展。

在VivaTech对谈中,李彦宏强调,在中国,无论是初创公司、还是互联网大厂,都在努力寻找PMF(产品市场契合度),致力于探索最能发挥生成式AI能力、能被数十亿人使用的应用形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大量DAU达到数亿乃至十亿的超级应用;但在人工智能时代,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中国,超过1亿日活的超级应用都尚未诞生。超级应用最可能的形态是一个聊天机器人、还是Copilot,目前还不确定。

谈及AGI(通用人工智能),李彦宏感慨,他们说可能还要两年或者五年,但要真正抵达理想中的AGI时代,我认为还要十年以上。

——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加速

受益于算法、数据和算力三方的共同发展,人工智能应用逐渐成熟,既催生了新的市场,也为传统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据测算,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突破6000亿元,预计2029年将突破万亿大关。人工智能将助力传统产业降低成本并提高效能,从而实现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李彦宏:中西方AI最大区别在于应用,应用驱动中国AI快速发展,理想AGI至少还需10年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广泛,互联网和金融行业渗透度最高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被应用到不同场景中,主要包括安防、金融、交通、物流、医疗、零售等领域。由于场景复杂度、技术成熟度和数据公开水平的不同,人工智能技术在各场景的渗透度也不同。根据IDC的数据,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渗透度排名前五的行业依次为互联网、金融、政府、电信和制造,其中金融和电信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增长速度较为明显。

李彦宏:中西方AI最大区别在于应用,应用驱动中国AI快速发展,理想AGI至少还需10年

——人工智能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企业生产发展中广泛应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程度不断深化,涵盖了从规划到生产、从设计到营销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了信息的更深层次生产与整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加工和应用,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

李彦宏:中西方AI最大区别在于应用,应用驱动中国AI快速发展,理想AGI至少还需10年

——生成式AI应用需求分析

根据麦肯锡在2023年4月进行的一项调查,尽管GenAl进入公众视野并不久,但对这些工具的尝试性应用已经相当普遍,受访者们预计这些新能力将改变其所在行业。生成式AI已引起商界人士的兴趣:受访者不分地区、行业和资历等级,人人都在工作中和工作之外尝试使用生成式AI。7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至少在工作中或工作之外接触过生成式AI。2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在工作中经常使用生成式AI。不同资历受访者的生成式AI使用率非常相似,而从行业和地区来看,技术行业和北美地区受访者的生成式AI使用率最高。

李彦宏:中西方AI最大区别在于应用,应用驱动中国AI快速发展,理想AGI至少还需10年

就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机遇,专家一致认为,人工智能开启全新科研范式,开源是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业内人士指出,作为当下最强劲的人工智能技术,大模型之大,不仅在于其规模化参数众多,更在于它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应用场景。下一步,要继续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应用普及,让大模型更好赋能千行百业发展。

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

标签:

ad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