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生爱凑热闹的网友们,在秋末冬初捧红了偷甘蔗农场。
偷甘蔗游戏火遍全网
建议在门口搞一个神偷榜、捕快榜、耻辱榜。
可以自带热成像吗?没别的意思,哥们纯瘾大。
我玩不了这个,我会一边跑一边笑。一进去就哈哈哈哈跟雷达一样。
继奶皮子糖葫芦、固体杨枝甘露后,真人版偷甘蔗 偷甘蔗农场也成为了各社媒上的新爆款话题。
据了解,事情的起因是四川某甘蔗田老板突发奇想,以9.9元/根、2.99元/人的价格推出了偷甘蔗游戏。即消费者购买门票入园后,可以一边躲避四处巡逻的NPC,一边在田里沉浸式体验偷甘蔗游戏。
11月24日,曾有记者联系到了甘蔗地老板的助理童女士。对方表示,老板在受到网友创意启发后便将45亩的甘蔗地爆改成了大型剧本杀。现如今田里不仅有40多个固定NPC去巡逻、抓捕游客,一些人在体验后还会主动加入NPC的队伍。
当晚就吸引了一些人来现场体验,大家体验感非常好,玩完我们还一起吃了饭。
另就游戏体验而言,专程从成都自驾去眉山偷甘蔗的陈女士也表示:我是11月21日晚上7点从成都出发的。我在21日上午刷到甘蔗老板的视频,觉得很好玩,就想去感受一下。
聊起当时的经历,陈女士也不禁回忆道尽管天色渐暗,但当时地里到处都是兴奋的游客。而被NPC抓住支付19.8元购买刚偷的两根甘蔗的她,不仅没有丝毫不悦,还转头就举着扩音器加入了NPC队伍去围猎其他游客。
真的很好玩,就像猫捉老鼠的游戏一样,抓的人开心,被抓的人也开心,感觉又解压又锻炼身体。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相关信息在各路社媒上快速传播。偷甘蔗游戏也开始在全国各地兴起,俨然成为了新的现象级娱乐活动。
偷甘蔗游戏背后的心理学
想解答偷甘蔗为何火遍全网这个问题,我们还要从情绪价值、社交价值两个方面入手。
已知沉浸式偷甘蔗分为A、B两队,其中A队负责狩猎甘蔗,B队则负责狩猎A队。且偷这样一个反主流叙事的概念,也让游戏变成了一场不平等对抗,将原本停留在《黎明杀机》 《第五人格》 《三角洲行动》 《逃离塔科夫》等热门游戏中的轻量化冒险 搜打撤娱乐带到了现实世界,为各路打工人们提供了一个摆脱高压环境的契机。
换言之,偷甘蔗游戏能为大家提供情绪价值的根本所在,就是它借助偷盗行为 狩猎行为的外衣,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重建身份的窗口。只要购票进田,你就不再是所谓的白领Tony、大厂Amy;而是奔跑在农田里的铁柱、二丫。
《2025 Z世代双十一消费行为报告》指出,当下选择快乐消费、为情绪价值/兴趣买单人群占比为56.3%,较2024年增长16.2个百分点。代入到上述游戏里,由于偷甘蔗将买甘蔗的消费标签从功能性消费转变为了情绪消费,所以人们也更愿意在情绪价值的催动下付费入场,即:买猫捉老鼠游戏,赠一份甘蔗。
与此同时,由社交价值催动的炫耀性消费又进一步提升了偷甘蔗游戏的热度。媒体报道曾指出:
1899年,炫耀性消费指人们通过奢侈品来炫耀财富,进而获得社会地位。
1988年,炫耀性消费指人们为拓展自我、希望外界以自己倾向的方式来定义自己去消费。
2000年,炫耀性消费指人们为吸引外界的注意力,从而购买大量非必须且昂贵的东西。
2001年,炫耀性消费指人们借大量的休闲活动、对服务的奢侈消费来彰显财富。
2004年,炫耀性消费指人们通过公开消费,向他人传递自身地位、强化自身形象。
时代在变,借助消费来强化个人标签的行为却始终存在。代入到偷甘蔗游戏上,我们便会发现其大火的另一个驱动原因,便是大家意识到只要将参与游戏的照片、视频分享到社媒上,就能够对外强化时髦 爱运动 喜欢玩抽象等备受追捧的人设标签。
偷甘蔗游戏能否成为文旅窗口
有趣的是,当我们知道了消费行为背后的情绪价值、社交价值后,便会发现甘蔗地盗圣们的本质和那些盲盒收藏家们并无二异。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我们在打开盒子、手提镰刀进场之前,都不知道自己是会一发入魂抽到隐藏款,还是会被NPC们光速抓捕后零收益撤离。这份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期待感,会在短时间内提高我们的多巴胺分泌指数,为消费行为埋下上头的种子。
同样的,《三角洲行动》 《逃离塔科夫》这类现象级搜打撤游戏的根本乐趣所在,就在于玩家和玩家之间的博弈对垒。胜者可以带着物资/甘蔗美美撤离;败者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物资清零/门票包含的偷盗时间清零。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偷甘蔗作为一种类对抗性运动,它想要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驻娱乐活动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
除NPC追逐游客时,游客手持农具、农田沟壑带来的受伤可能外。相关报道还指出了偷甘蔗游戏一片火热下的失序可能。如有游客表示:现场看到有的游客刚‘偷’了甘蔗就扔在地上不要了,还有人没付钱就直接啃甘蔗……一些不必要的损耗让我看了心里都挺不舒服。
就商业潜力而言,偷甘蔗游戏可以为当地带来千人/晚的高客流量,而地方已有的景点、餐饮、住宿等文旅消费也有望因此迎来新的增长周期。正如青神县文旅为承接游客红利,推出住宿8折、景区免票等福利活动那般。只要1000人里有100人不会偷了就走,那么甘蔗地就会成为地方文旅布局的新切入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潜力、内容流量均已证明实力的偷甘蔗游戏,其下一个优化重心便是秩序引导、规范化娱乐,从而防止现场混乱、体验不佳等现象引发场地口碑下滑,错失将流量转化为留量的契机。
参考:
红星新闻:航拍万人涌入偷甘蔗地里长满人
上游新闻:偷甘蔗农场爆火,还要保持不熄火
上游新闻:四川眉山9.9元自助偷甘蔗老板称有人只偷不给钱,当地文旅:已安排人员现场协调
界面新闻:图解|为什么朋友圈里的人都那么有钱?
金台资讯:玩具品牌何以占据商场C位?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