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京东自营品牌:外卖江湖的多平台布局
我是专注即时零售领域的刘老实。
近日,不少用户发现,美团外卖与淘宝闪购/饿了么平台上,同步出现了京东系品牌的身影。自营外卖 七鲜小厨 以免配送费、可叠加膨胀红包等优惠策略同时登陆竞对的两大平台,七鲜咖啡 也同步上线,京东自营的医美诊所、七鲜超市与大药房等业务,也已在双方平台扎根。
京东系入驻淘宝闪购
京东系入驻美团
这一双向入驻的局面,与今年初由京东开启的外卖大战,其与美团激烈对峙的景象形成强烈反差,让人不由得不产生联想,京东是否还会继续在外面平台上发力?
时间倒退3个月前,京东推出七鲜小厨,美团则早就布局了浣熊食堂,彼时双方围绕幽灵外卖平台争利等议题多次隔空喊话。而如今,京东并未选边站队,而是选择同时入驻美团与淘宝闪购,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 化敌为友。
从剑拔弩张到双向合作,不仅改写了即时零售的竞争逻辑,也揭示出互联网行业的核心法则:没有永恒的对手,只有永远的利益。当京东的供应链能力,同时对接美团的流量网络与阿里的消费生态,所谓的阵营对立,在共同的商业利益面前自然消融。
02
从对抗到协同:一场理念之争与破冰之旅
七鲜小厨的诞生,源自刘强东对外卖市场的战略押注。2025年6月,他在媒体沟通中预告将推出 颠覆行业的外卖模式 。一个月后,全国首店于北京东城区长保大厦落地。
该门店采用全链可控模式:多台橡鹿科技炒菜机器人实现自动化生产,烹饪过程通过高清摄像头实时直播;食材经中央工厂预处理并全程冷链配送,从源头把控食安。
京东为其投入10亿元启动资金,推出 菜品合伙人计划,招募1000道特色菜提供者,入选者可获百万保底分成;并计划三年内开设万家门店,重点布局下沉市场。据悉,其首店运营数据表现亮眼:上线一周日均订单破千,复购率高出行业220%,还带动周边3公里餐厅订单增长12%。
七鲜小厨上线之际,正值美团推进浣熊食堂。后者以集中厨房、共享设施吸引品牌入驻,强调平台仅做基础设施,绝不自营。
双方理念冲突迅速公开化。美团称浣熊食堂搜索量暴涨40倍,重申 把流量留给商家 ;京东则以 三绝不原则回应——绝不让商家亏损、绝不让餐厅为平台打工、绝不为幽灵外卖粉饰。七鲜负责人刘斌更直言浣熊食堂是 二房东模式 ,而京东坚持 重资产自营 ,从食材到出品全链把控。
值得玩味的是,即便在论战期间,京东也并未关闭合作大门。刘斌多次对媒体表示:心态非常开放,只要消费者有需求、平台愿意合作,我们很乐意参与,七鲜小厨不是单一平台的集合店,对消费端绝不设限。
这一进可攻、退可合作 的策略,为日后同步入驻美团与淘宝闪购埋下关键伏笔。
03
为何是双向入驻?利益、私交与战略转进
京东与美团的合作,离不开刘强东与王兴长达八年的交情。从乌镇东兴局到历年私下会面,两人始终保持沟通。2025年6月,刘强东进军外卖前特意约请王兴吃饭,并邀姚劲波、程维作陪,当面表明意图,称 和兴哥是很好的朋友 。
即便后续业务有竞争,刘强东仍在京东品酒会上公开表达对王兴的尊重,强调 企业家不该因竞争成仇人 。这份超越竞争的情谊,成为打破僵局的情感纽带。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京东外卖面临的现实挑战。七鲜小厨虽起步成功,但炒菜机器人尚在压力测试,万店计划需百亿资金,加上随着淘宝闪购挟500亿补贴入局,撰写外卖江湖的剧本的主笔已经悄然变成了美团和淘宝闪购的两虎相争,京东在继续跟进已不现实。
与此同时,美团拥有6.9亿年活用户与覆盖90%区县的配送网络;淘宝闪购则背靠阿里生态的10亿消费者。双向入驻成为最优解:既获取流量突破增长瓶颈,又以自营品控能力弥补平台在高品质外卖方面的供给缺口。
04
不是二选一,而是全都要:京东的多平台战略正式启航
京东此次同步入驻美团与淘宝闪购,标志其正式转向 多平台协同战略。这既是对刘斌所言对消费端绝不设限的兑现,也体现出京东作为供给方,在平台选择上的主动性与灵活性。
对京东而言,此举实现订单来源多元化、用户覆盖最大化,并在平台间形成良性竞争,争取更优合作条件。正如内部人士所言:我们对所有平台保持开放,核心是保障自营品控与获取增量订单。
同时这也意味着京东正式从 零和博弈 正式转向 开放协作 。京东以供应链为核心,通过多平台放大价值,实现1+1>2的共赢局面。
刘强东曾说:京东所有业务都围绕供应链展开,前端可以不赚钱,但必须让价值流动起来。 当美团与淘宝闪购同时成为京东供应链的价值出口,中国即时零售的竞合史,已悄然翻至新的一页。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