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情报网

从帕梅拉到中式跟练 B站超级垂类撬动1.2亿健身人群

蓝海情报网 442

从帕梅拉到中式跟练 B站超级垂类撬动1.2亿健身人群

01、从健身日常,到健康生活方式

千万别让广场舞大妈看到这个视频!

前段时间在群聊里,朋友发来这么一段话,随之附上一个视频链接。

我点开之后,看到现象级健身博主、B站百大阿婆主帕梅拉,在萧亚轩爱的主打歌的BGM中,跳起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C-POP热舞跟练,帕门永存的粉红定制弹幕霸屏,成为粉丝打卡健身跟练的独特标识。

从帕梅拉到中式跟练:B站超级垂类撬动1.2亿健身人群

健身基础,健身跟练就不基础。当帕姐的经典动作,与刻进用户DNA里的金曲梦幻联动,健身跟练过程就有了莫名畅快感。

健身跟练体感升级,连着内容策略的更新。随着情绪成为用户决策的关键变量,B站顺势在八月发力健身陪练垂类内容,打造健身新趋势内容金曲跟练。诸如帕梅拉、eleni fit、jo姐和mizi等国内外知名健身UP主,在经典单曲、网红热歌或趣味金曲等BGM下,创作优质健身跟练视频,以强情绪的交互体验,传递健身跟练上B站,你的电子私教都在这的场景心智。

这背后,既有不同人群的改善型健身需求未被满足——内容精细化、社交属性和多巴胺爽感体验需求;也有健身日常化的趋势力量,带动健身跟练内容热度,并延伸为一种身心疗愈的健康生活方式。今年以来,B站健身跟练用户规模突破1.2亿,近一年相关视频观看量高达2.5亿,平均每日291万人坚持打卡(数据源自《2025年B站健身跟练趋势报告》)。

从帕梅拉到中式跟练:B站超级垂类撬动1.2亿健身人群

健身,不再局限于健身房,如何更健康也正成为消费决策核心逻辑。从健身装备、保健品等窄需求,到泛消费——曾堆满碳酸饮料的冷柜,如今植系养生水站C位;调味品低钠零添加的标签,比价格力更显眼;过往主打社交的香氛品类,主动靠近疗愈经济;连汽车都开始打健康牌……

因此,B站夏日健身跟练季大事件,一方面,将健身跟练打造成超级垂类,响应细分化健身人群改善型需求;另一方面,健身跟练垂类内容的创新,带来品牌渗透健康化心智的机会。

从帕梅拉到中式跟练:B站超级垂类撬动1.2亿健身人群

02、超级垂类内容,创造超级用户粘性内容价值,已经成为了普遍共识。

好的内容扩散,让受众对品牌势能有更深理解,也会带动生意增长。过去十年里,我们也时常会谈到「无内容不营销」,做内容这件事是无比正确的。这也影响品牌的深度沟通策略,高价值的认知,需要高势能的媒介和内容组合。

相较于素人内容(生活化场景化的种草),及其所聚焦的产品本身特性、短效转化诉求,品牌拥抱超级垂类型内容,更能建立深度心智和高指名购买率。这也呼应B站本身的价值叙事——深度内容,塑造深度心智。

如何理解超级垂类型内容?

我们归纳为一个底层公式:

超级垂类内容=(人群专属+高专业度+情绪体验+强分享欲)×破圈势能

超级垂类内容首先响应大共识,兴趣圈层正在从边缘,走向主流受众。它拥有高破圈势能,往往能引发全民探讨,健身、二次元同属于此类。而在大共识之下,是一个个具体的场景,从户外热到室内有氧,健身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

此外,在夏日健身跟练季期间,B站通过激励机制、硬广资源和BD联动,为破圈势能加杠杆。

在站内,B站通过打卡设计,承接、养成用户惯性,并通过奖金膨胀的机制,引发站外社交传播;在硬广资源投入上,B站投放专业健身UP主群像海报,在上海新天地、淮海路等年轻人聚集的人气商圈,吸引有健身需求的人来B站健身,并引发粉丝前往打卡与心仪UP主的合照。

从帕梅拉到中式跟练:B站超级垂类撬动1.2亿健身人群

如果说这些只是基操。在BD联动上,B站一举让商K蹦迪成为现实,即联动纯k打造金曲跟练专区,用户可在纯k点歌时,可选择b站健身跟练版歌MV,在ktv边唱边跳。

从帕梅拉到中式跟练:B站超级垂类撬动1.2亿健身人群

高破圈势能之下,B站健身跟练内容热度也扩散全网。例如知名运动UP主@王少宇的b站 为打工人定制的疯感解压操,让迈不开腿的李诞都跟练起来,并在其他平台引发跟练复刻。

从帕梅拉到中式跟练:B站超级垂类撬动1.2亿健身人群

而在人群专属上,B站沿着人群-场景切割内容需求,而非按照过往按健身项目来切分。正如焦糖布丁理论(即JTBD,Jobs To Be Done)所说,比起内容本身的类目特性,创作者更应关注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真实需求。

因此,B站夏日跟练季不仅针对不同人群,定制学生们在B站上体育课、青年人就爱躺着练、打工人开始自救等人群向内容,并积极回应场景需求和情绪,策划跟练内容系列——金曲跟练、中式健身跟练和疯感跟练等,让健身渗透进生活日常,响应碎片化、快节奏的健身需求。

从女性用户偏爱的多巴胺快乐健身,到躺着练的冥想、拉伸类内容,再到XX老婆打卡弹幕打卡的赛博陪练......B站真正实现每个人在任何场景下,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跟练方式,进而塑造巩固电子私教的陪伴心智。

健身跟练内容的定制化策略,快速提升用户留存和粘性。据统计,夏日跟练热潮之下,B站每日跟练人数增至361万,较平日增长20%。

与旺盛的内容需求对应的,是B站健身跟练内容生态中,供给侧的高专业度。

不同于以素人内容撑起垂类内容规模的策略,B站相信专业主义的价值。其健身跟练内容创作者生态中,涵盖最多的全球知名健身UP主,以及更专业的6000+专业健身up主(拥有相关行业资质),孵化出50万+的优质健身跟练长视频内容。

同时,在社区氛围浓厚的B站,健身用户正在提升对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和PGC(专业生产内容)内容的支付意愿。健身UP主们通过上线付费课程、充电收入,可实现持续性盈利。从为爱发电到用钱投票,这背后既离不开创作生态繁荣,也与粘性极高的B站用户平均年龄提高(从22岁提升至26岁),以及随之而来的可支配收入提升息息相关。

最后,是强分享欲带来裂变破圈效应。社交分享的本质,是社交价值交换,,就像用户分享Keep运动徽章,本质是展示或炫耀有关自律的成就感。而要激发分享欲,离不开成就体系的确立。

B站夏日跟练季引入弹性打卡、红包膨胀机制。不同于无门槛参与,B站洞察到健身搭子之间,习惯以对赌方式来让监督彼此,便设定挑战者花8.8元参与健身打卡挑战的门槛。在完成7天跟练打卡5天的挑战,用户即可获得超过8.8元的暴涨红包。过程中,不少用户自发在全平台分享交流——晒奖金、安利活动和找搭子互相监督等等。

就像每年年末年度歌单刷屏,满足了用户炫耀音乐品味的心理。健身本身,就能让用户在社交场塑造自律人设内容。膨胀红包、找搭子等,为用户提供了独特分享理由。

从帕梅拉到中式跟练:B站超级垂类撬动1.2亿健身人群

因此,从健身跟练内容热度,到对用户细分化、改善型健身刚需的满足,再到养成用户内容消费惯性,提升用户粘性的平台价值,夏日陪练季的火热出圈,代表着B站对超级垂类内容策略的升级。

对于品牌而言,在用户碎片化注意力、过多素人种草内容,带来品牌认知分散、不统一的媒介环境中,B站超级垂类型内容——这种中长视频的沉浸体验、高专注度和打开惯性,无疑是渗透品牌心智(曝光/认知-兴趣-购买-忠诚)的高地。

03、强势品牌心智,匹配高价值内容体系品牌核心传播诉求,需要依附高价值内容。

这种高价值所代表的内涵,包含规律触达(持续刷存在感)、策略延伸(品类-场景-人群多维度)、社交裂变(最低成本实现用户最大增长)三个维度。这也是超级垂类型内容的长板。

首先,是规律刺激/触达。被讨论是强势品牌心智资产的标志,而被讨论的前提,是维持好的存在感。健身逐渐深入日常,这代表着规律刺激/触达的机会。不同于短效种草内容,B站健身跟练内容的专业性,对用户而言,具有天然的信任度、高关注度,至少十分钟起的跟练时长,以及ott大屏联动,让健身跟练适配居家场景。

高信任度、高关注度和适配多元场景,让B站健身跟练中长视频内容,成为品牌持续渗透核心心智的优质土壤。品牌能以轻量化/原生内容(成为内容的一部分-服化道,或在不影响内容体验的地方呈现品牌信息),配合着花式激励策略(以福利激发用户与品牌沟通的意愿),建立品牌深度心智。

其次,在策略延伸上,品牌多元化诉求的满足,需要依托内容生态的厚度。

B站繁荣的健身跟练内容生态,能围绕健身的圆点,衍生出同心圆策略——品类→场景→人群。

品类品牌离圆心最近,健身装备、营养保健和付费课程都属于此类;场景品牌位于中间位,更能带来增量价值。就像怕上火喝王老吉的slogan,让王老吉成为吃火锅、熬夜等上火场景的标配。品牌也可以通过成为运动场景的流程,带动增长。近些年,家清品牌便主打健身后衣物除菌场景。在具体打法上,品牌既可以与平台合作露出,也可以与场景代言人——健身UP主合作。

在策略衍射的外层,是人群品牌。B站针对不同人群定制内容,因此,内容本身即人群标签,品牌可选择不同内容系列,触达精准受众圈层。例如在开学季与学生人群沟通,或在疯感跟练中与年轻职场人共情。

而以小博大的社交裂变,无疑是拓增量的YYDS。

健身本身的正能量属性,降低了社交分享的心理门槛。在夏日跟练季活动中,品牌可以基于B站上线的健身打卡基建,以及红包膨胀玩法,进而在用户分享链路中,实现影响力拓圈。

从帕梅拉到中式跟练:B站超级垂类撬动1.2亿健身人群

以上总总,需要品牌通过长期、持续、有策略的投入。只有找准了增长型客群、内容策略和发声路径,品牌就可以通过加载资源(B站站内外推广+BD资源),让包裹品牌心智的优质内容,加速渗透进你的核心TA。

04、占据深度心智的品牌,才是真正护城河

今天的年轻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感性,也更加随性。所有的品牌都在沦为年轻人的备胎,今天大家抢着买三叶草的椰子(Yeezy),明天可能转头就去隔壁耐克抢着买AJ…...出门再也不是齐刷刷的一个品牌,可能从头到脚没有一个品牌是重复的,甚至满身竞品。

一个确定性共识是,人们对于品牌的关注度/忠诚度,出现了下滑。

无感内容影响力快速衰减,难以适配碎片化媒介环境,过度依赖素人铺量陷入同质化,让品牌认知变得破碎……

一方面,现在白牌冲击这么猛,大家都意识到深度心智的价值,品牌力带来的提名购买率,才是形成区隔的关键;另一方面,短期的KPI压力会让所有的动作都变形。

何以解忧?

唯有优质内容。

媒介去中心化的时代,内容某种程度上扮演着中心化的角色。优质内容,尤其是优质的中长内容,能够凝聚稀缺的、完整时间段的注意力。而无论是品牌心智建立,还是交易转化,都发生在时间里,承载时间的最好方式,便是超级垂类。

越是战略的传播,越需要依附以超级垂类或大IP为代表的高价值内容。

它能驱动流量价值的最大化,持续聚集用户注意力价值,传达并赋予品牌人格、情感和价值观,实现长期深度的心智占领,即实现提到某个场景/需求,就想到你这个品牌的战略占位。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

标签:

ad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