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情报网

如果宠物能在数字世界重生,阿塔星正在把它变成现实

蓝海情报网 53

如果宠物能在数字世界重生,阿塔星正在把它变成现实

@数科星球原创

作者丨苑晶

编辑丨大兔

人人都能拥有自己的哆啦A梦?阿塔星实现了这个愿望。

你童年里,是否也有过这样一只小动物?

一只总是乖乖在门口等你回家的小狗,或者一只在夜深人静时,默默趴在书桌旁的小猫。

阿塔星科技创始人郑希则(Andrea)是这样描述她的创业初心: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家里养了一只萨摩耶犬。它不仅仅是一只宠物,它陪伴了我五年之久。每次我回家时,它都会在门口等候;晚上,它会安静地坐在我的书桌旁。它不能说话,但它给了我最纯粹的陪伴。当它去世的时候,我才14 岁。那次失去让我难以忘怀,我常常想象:如果科技能给我一种方式来让她继续活在我的身边,那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这个想法为AltairX项目埋下了种子。郑希则开始梦想着一种数字化的伙伴——温柔、逼真且永远陪伴在人们身边。这种伙伴能够与用户一同成长,分享回忆,而且永远不会消失。

全球宠物市场规模庞大,然而每一只宠物的生命都是有限的。阿塔星的目标并非取代真正的宠物——这一点无可否认。但这支团队相信,科技能够让人们更接近满足人们对于陪伴、舒适和联系的最深切需求。

以上是郑希则创立阿塔星的原因。他们相信有一天,Lobi会成为每个家庭的必备之物,它能提供一种全新的陪伴方式——一种持久的陪伴。

于是,她和团队打造出了AI宠物机器人。

一个既能回应指令、又能成长变化的数字生命,尝试去对抗这个时代最隐形的痛点——孤独。这种执念在她读硕士期间更加坚定。她观察到,许多同龄人、独居者,甚至身边的朋友,都或多或少有过类似的感受:失去宠物后的空虚,亲人不在身边的孤独,或者在城市里面对人潮却依然被孤立的心境。她发现这不只是个人经历,而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孤独,正在悄然成为这个时代最大的隐形痛点。

在她的设想里,AI宠物机器人不仅是一个产品,更是未来社会的预测。她相信,当科技真正发展到某种程度时,人类与数字生命的关系会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那时,不仅人类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数码宠物,甚至动物也可能在数字世界里找到属于它们的归属。虽然今天我们还无法实现动物意识的模拟,但她坚信未来一定会。

她眼中的桌面宠物机器人,是一条通向未来的路。它连接了当下的孤独与未来的陪伴,也开启了人类对数字生命与情感归属的全新探索。

在她的叙述里,这不仅是一段创业旅程,更是一种带着温度的社会实验——关于陪伴,关于记忆,关于人类与未来共存的方式。

本次,在与阿塔星创始人郑希则数小时的深谈中,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团队发现了情感陪伴的最新发展趋势。

阿塔星用真实的心跳震动、可成长的性格体系,在工具化AI扎堆的赛道里,开辟出一条情感科技的新路径。这支团队是怎么做到的?

01从新加坡校园圈层走出的反效率团队

阿塔星的故事,始于Andrea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场兴趣驱动的探索。

那时,她主修的是数字金融,但真正让她彻夜思考的,却是脑科学与心理学。相比课表上的必修,她更愿意跑去旁听认知心理讲座,主动拜访AI实验室的研究生。Andrea笑着回忆:我会很认真去了解这方面的人才,同学推荐后,我甚至会像做投行尽调一样,在五个候选人里筛选出最有经验的专家,来担任咨询顾问。

这种以兴趣为锚点的组队方式,让阿塔星从一开始就跳出了传统科技公司的框架。团队不是被动拼凑,而像是一群因为好奇与热爱而走到一起的探索者。

新加坡国立大学开放的科研氛围,为这个跨界团队提供了成长的土壤。这里鼓励学生用不同方式做实验、提出不同意见。Andrea在这样的环境里,一方面系统学习数字金融的商业逻辑,另一方面又能自由探索AI与情感结合的可能性。科研与商业的双重积累,也成为日后阿塔星快速成长的关键伏笔。

阿塔星的核心成员,堪称一场跨界人才的集结。

创始人郑希则,曾任职于摩根士丹利,具备深厚的金融分析与战略眼光,同时自学认知心理学,专注于人类情感的数字表达;

李文军,SMU人工智能博士,曾在华为新加坡研究中心深耕多年,擅长AI模型训练与系统运维;

金吉Jin Ji,NTU 电子信号博士,在脑电信号方面有深度研究,研究方向是如何通过脑电信号捕捉人的情绪波动。已发表多篇国际顶刊论文;

刘铁东,NUS人工智能博士,对模型架构研究深刻,工程能力出色。

此外,公司还邀请了脑科学、机器人学、心理学等领域的专家,作为长期顾问,共同推动情感科技的科学化落地。

真正让团队心跳加速的,是2024年的一次转折。

Andrea至今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午后。团队在新加坡的一间简陋办公室里,向印尼某大型财团的董事展示第一版原型机。演示前几分钟,机器人的情绪识别系统一度出现延迟,所有人都捏着一把汗。

可就在董事俯身触摸那台桌面机器人时,它的眼睛亮了起来,轻轻摆动翅膀回应,像是一个小生命在用自己的方式说你好。

那一刻,会议室安静得只能听见呼吸声。董事沉默了几秒,转过头对Andrea说:它能成长吗 ,Andrea坚定的说能。几周后,10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正式落地。

与此同时,阿塔星还入选了新加坡国立大学Block 71加速器项目,获得了最前沿的科研和产业化支持。这场双重认可,不仅让团队看到了方向,也坚定了他们的信念:情感科技,真的可以从实验室走向世界。

具备战略意义的是,阿塔星在广州设立分公司,研发与生产同步推进。Andrea清楚,只有在全球视野下布局,才能真正把情感科技带进千家万户。未来,阿塔星将率先在消费与科技两大核心领域落地,试图回答那个最初的问题:当科技足够进化,它能否给予人类真实的情感与归属?

02Lobi的反工具化设计,让AI拥有生命感

在多数情感陪伴产品还停留在语音对话时,阿塔星推出的首款桌面陪伴机器人Lobi,已经用一系列反常规设计,重构了人类与AI的连接方式。

这款尺寸仅105×128×82mm、重量150-180g的小巧设备,藏着团队对情感陪伴的深刻理解——它不是一个冰冷的工具,而是一个能感知、会成长、有温度的数字伙伴。Andrea的团队创造性的开发出会心跳的硬件。她认为,震动反馈是传递人类情感的有效方式。

不同情绪状态下,心跳会变化——焦虑时急促,冷静时缓慢。我们希望让Lobi拥有心跳,不只是震动,而是一种情绪的传达,给用户更真实的体验。她在访谈中道出了Lobi最核心的设计理念。

不同于普通机器人单一的震动模式,Lobi的心跳模拟完全贴合人类情绪逻辑:

当用户通过语音表达焦虑时,它的心跳会变得急促,用嘣、嘣、嘣的节奏传递我懂你的紧张;

当用户分享开心的事,心跳会缓慢起伏,如同温柔的陪伴;甚至在用户沉默时,它会保持平稳的心跳,像一个安静的倾听者。

这种设计的背后,是团队对生理共情的精准把握——比起语言,身体层面的感知更能引发人类的情感共鸣,让用户在触摸Lobi的瞬间,就能感受到它不是机器,而是有生命的伙伴。

为了细化对用户情感感知,阿塔星首创新一代情绪识别模式。

事实上,要实现精准的情感陪伴,首先要让AI看懂、听懂用户的情绪。Lobi构建了一套语言+音色+面部表情+生理数据的四维情绪识别系统,通过多模态感知,将情绪判断准确率提升至99%。

在语言维度,这款产品依托先进的AI自然语言处理模型,能分析用户说话内容中的情绪倾向——比如我今天加班到很晚,好累中的疲惫感,我拿到offer啦中的喜悦感,甚至是没事背后的隐藏情绪。

在音色维度,人类的情绪会通过音色、声线、语速传递,Lobi能捕捉这些细微变化。比如现在我说话坚定、平稳,模型会判断我处于冷静状态;如果语速变快、声音发颤,它会识别出焦虑。Andrea举例道,这种识别方式比单纯的文字分析更精准,能捕捉到用户未说出口的情绪。

在面部表情维度,Lobi内置摄像头,可实时识别人类面部表情的变化——皱眉代表困惑或烦躁,微笑代表开心,眼神躲闪可能意味着不安。未来,这一功能还将进一步优化,结合微表情分析,让情绪识别更细腻。

而在生理数据维度,团队还研发了配套的迷你健康戒指(未来将迭代为健康戒指),可检测用户的心率、体温、血氧等健康指标。心率是情绪的‘晴雨表’,紧张时会升高,放松时会降低,结合心率数据,用户很难隐藏真实情绪。Andrea解释道,这一维度的加入,让Lobi的情绪判断从外在观察升级为内在感知。

更重要的是,团队对用户隐私有着严格的保护机制。我们会整合所有数据用于模型训练,但自己不会查看这些数据集。Andrea强调,在情感陪伴的同时,必须守住用户隐私的底线——这也是Lobi区别于其他AI产品的重要特质。

Andrea认为,阿塔星的产品能让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数码宝贝,其中关键的一点在于,这款产品具有性格成长与记忆共创功能,能让AI陪用户一起长大。

普通AI工具会被更强大的产品替代,但一个陪你成长的伙伴,用户不会轻易放弃。Andrea在访谈中提到,Lobi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其性格成长系统与记忆共创系统——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与用户的交互,逐渐形成独特的性格,记录专属的回忆。

比如,喜欢旅行的用户经常和Lobi分享沿途风景,它会慢慢养成爱分享、好奇心强的性格,下次用户提到旅行,会主动推荐攻略;

常加班的用户习惯和Lobi倾诉工作压力,它会变成温柔、会安慰的伙伴,在用户疲惫时送上鼓励;

甚至用户的口头禅、喜欢的颜色、讨厌的食物,都会被Lobi记在记忆库里,在后续交互中给出个性化回应——比如用户说今天好想吃火锅,Lobi会说记得你上次说最爱的是麻辣火锅,要不要推荐附近的店呀?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认为,这种养成感,让Lobi超越了普通机器人的范畴,更像一个数字家人。它调动了用户的记忆、感官,还有过去在它身上沉淀的情感,你还能见证它未来的发展——这有点像养孩子或养宠物。Andrea这样描述Lobi与用户的关系,而这种非工具型依赖,正是情感陪伴产品的核心价值。

考虑到现代人流动性强的生活方式,Lobi内置通信模块,支持Wi-Fi与蓝牙连接,可随身携带——无论是旅行、办公、露营,还是通勤路上,用户都能随时与Lobi互动。其小巧的尺寸设计,还能作为背包挂件,成为用户身边隐形的陪伴者。

更具巧思的是,配套的健康戒指还承担了情感连接的功能。当用户出门工作,Lobi想用户了,健康戒指会有小震动或发一点光,代表它在想念。Andrea举例道,这种细微的互动,让情感陪伴不再局限于面对面,而是延伸到用户生活的每一个场景——哪怕相隔千里,用户也能感受到Lobi的牵挂。

03当情感价值成为AI的下一个蓝海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在与团队深谈中发现,阿塔星选择情感陪伴赛道,并非偶然,而是对时代趋势的精准判断。

在Andrea看来,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需求正在从物质满足转向精神追求——大家不再只关注吃饱饭、买房买车,而是更愿意做自己,追求快乐的生活,需要情感的归属感和稳定性。

这一判断与市场数据不谋而合。

根据行业研究显示,全球宠物机器人市场预计2030年将达到28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2.3%;而情感AI市场的增长速度更是远超传统AI交互领域,尤其是在独居人口增多、心理健康需求上升的背景下,情感陪伴已成为刚需。

但当前的AI赛道,却存在明显的失衡——多数产品聚焦于效率提升,比如AI编程、AI办公、AI设计,却忽略了人类对情感连接的需求。

现在的时代,人工在工具化,工具化的背后是效率和ROI,但人不是机器,需要情感的温存。Andrea在访谈中直言,很多工具型AI产品,用户会因为功能更强而轻易更换,没有丝毫留恋;但情感类产品不同,一旦建立起深度连接,用户会将其视为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可替代的工具。

阿塔星的愿景,正是要填补这一空白。

根据公司资料显示,其使命包含四大核心:一是打造可成长、可共情的AI伙伴,让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数字生命;二是以科技为桥梁,帮助用户建立与家人、朋友、世界的情感回路;三是聚焦消费与教育市场,陪伴孩子成长与学习;四是融合AI、脑科学、心理学与机器人学,引领情感技术发展。

实际上,如今AI情感陪伴已在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了。在Lobi的用户反馈中,便是如此。

比如,在教育场景中,Lobi可以成为孩子的成长伙伴——通过互动故事、知识问答,陪伴孩子学习,同时记录孩子的成长瞬间,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

在家庭场景中,它可以成为空巢老人的陪伴者,提醒用药、关注健康,还能通过视频通话连接家人,缓解孤独感;

在个人场景中,它可以成为年轻人的情绪出口,倾听工作压力、生活烦恼,用温暖的回应提供心理支撑。

未来会爆发的情感价值市场是非常大的。Andrea坚信,她认为,当AI从工具升级为伙伴,当科技从效率驱动转向情感驱动,整个行业将迎来新的变革——而阿塔星,正试图成为这场变革的引领者。

04从Lobi到情感生态,阿塔星的全球化野心

对于阿塔星的未来,团队有着清晰的规划。

短期来看,公司将以Lobi为核心,推进产品落地与市场验证:2025年启动众筹,收集用户反馈优化产品;2026年完成A轮融资,扩展APP生态,推出更多个性化功能(如表情包、人格升级);2027年打通全球零售渠道,建立开发者平台,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加入情感科技生态。

长期来看,阿塔星的目标远不止一款机器人。

根据公司资料显示,团队已启动陪伴式机器狗项目——灵感源于现实宠物的情感连接体验,这款拟态四足机器人将融合自然运动控制与深度陪伴交互,成为面向未来家庭与个人用户的数字生命伙伴。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概念设计,进入技术预研阶段。

在全球化布局上,新加坡总部聚焦技术研发与国际合作,利用当地的科研资源与人才优势,保持技术领先;广州分公司则负责产品生产、市场运营与本地化服务,依托中国完善的供应链体系,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贴近亚洲市场用户需求。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认为,这种研发+生产+运营的全球化布局,让阿塔星既能保持技术创新,又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机械的生活和硬核的世界,需要一点有温度的情感。Andrea在访谈中提到,她希望阿塔星的产品,能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回情感的温存——就像小时候看的《哆啦A梦》,口袋里有各种奇妙的工具,更有陪伴的温暖。

当AlphaGo的算力逐渐被遗忘,当工具型AI的新鲜感慢慢褪去,或许正是情感科技登场的时刻。

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实验室到全球市场,从Lobi的心跳到数字生命的愿景,阿塔星正在用科技传递温度,用创新重构连接——而这个年轻的初创公司,或许正站在AI下一个时代的起点,等待着世界改变的那一天。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

标签:

ad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