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下对应颜色的螺丝,拆开层层缠绕的毛线,直至将所有部件清除——这类操作简单却极具吸引力的解压小游戏,想必许多人在抖音或微信小游戏平台都曾畅玩过。
从拧螺丝到拆毛线,这类游戏通常被归类为休闲益智游戏。更准确来说,它们属于螺丝益智(Screw Puzzles)这一细分品类。
抖音和微信小游戏
随着移动游戏市场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这类轻松有趣又带有适度挑战的解压小游戏走进大众视野,它们不仅操作简单、容易上手,还往往融合了舒适的视觉反馈与沉浸式的节奏体验,很快便成为了人们度过碎片时间的热门选择。
如今,这些看似简单的解压玩法,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悄然重塑着休闲游戏市场的竞争格局。如此令人上头的机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魔力?
逐步攀升的螺丝益智游戏
近年来,休闲益智品类持续突破创新,市场表现显著提。其中,块消益智、螺丝益智和排序益智已成为该品类的三大主力,不仅有像《Color Block Jam》这样首个月流水突破千万美元的混合休闲方块益智游戏,也有如《Screwdom》般上线仅半年便收入表现强劲的3D螺丝益智产品。
根据AppMagic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混合休闲游戏收入TOP10中,益智游戏(Puzzle)贡献了48%的收入,街机类(Arcade)则以45%的占比紧随其后。而回看2023年第一季度,街机游戏一度以77%的占比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螺丝益智游戏在2025Q1益智游戏总收入中贡献了约20%,创造了超过2700万美元的IAP收入,几乎是2024年同期的四倍。
2025Q1 TOP10混合休闲游戏排行榜
来到2025年第二季度,混休游戏中的三大类型都在增长,其中益智类游戏以2025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37%的惊人增幅领先,该品类已经占据了超过50%的混合休闲收入,相比2025年第一季度的48%有所上升。
2025Q2三大休闲游戏类型的收入分布
而截止2025年4月底,螺丝益智贡献了超休闲游戏内购总收入的34.3%,它正逐渐成为休闲益智中的头部细分品类之一。
超休闲益智品类收入分布图
拧螺丝类游戏最初于2023年出现在市场中。2023年下半年,越南发行商ABI Games的《Wood Nuts & Bolts Puzzle》和土耳其休闲大厂Rollic Games的《Screw Jam》相继上线,成为这一赛道中最早脱颖而出两款产品。
左《Wood Nuts & Bolts Puzzle》 右《Screw Jam》
尽管《Wood Nuts & Bolts Puzzle》和《Screw Jam》的上线时间与核心玩法较为接近,但两者在具体设计和体验上存在明显差异。《Wood Nuts & Bolts Puzzle》采用木质纹理的螺丝与背板,整体画风偏向简约朴素。 玩家的目标是将木板上的螺丝放入空闲孔中,解开所有木板完成通关。而《Screw Jam》则呈现出更精致的视觉风格, 采用半透明玻璃质感的背板,游戏中没有多余的孔洞,玩家需要将螺丝放入相同颜色的盒子中收纳,直至全部螺丝拆除完成通关。此外,《Screw Jam》在基础拆卸玩法中融入了消除元素,同时引入了类似三消游戏中的辅助通关道具和螺丝点亮建筑的系统,旨在驱动玩家持续留存。
《Screw Jam》点亮建筑
数据显示,《Wood Nuts & Bolts Puzzle》是该赛道中首款实现2000万IAP收入的产品。自2023年11月至2024年10月,该作累计内购收入已达约1.3亿元人民币,下载量超9000万次,并且在2024年第二季度成功跻身全球超休闲手游下载量Top5。
2024Q2全球超休闲手游下载量Top10
而《Screw Jam》尽管在上线初期表现平淡,但2024年3月后便迅速起量,截至当年8月,双端IAP月流水已达到5600万元,自上架至2024年10月,其累计内购收入更是高达2.8亿元。《Screw Jam》凭借出色的玩法设计以及内购与广告之间的良好平衡,成为后来众多厂商借鉴的标杆之作。
至于拆毛线类游戏,则可被视为螺丝益智赛道下的一个衍生品类。其核心玩法与拧螺丝基本一致,只是操作对象由螺丝转变为缠绕的毛线团。玩家需要将层层缠绕的毛线拆解并收纳进对应颜色的盒子中,清空所有毛线后即可通关。
《Wool Craze -Yarn Color Sort 3D》抓住用户心理的绝佳打法
螺丝益智游戏的爆发式增长并非偶然。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和心理压力增大,人们越来越需要简单有效的放松方式。拧螺丝、拆毛线等游戏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它们提供即时的操作反馈和可视化的进度成就,让玩家在几分钟的碎片时间里就能获得满足感和控制感,创造出沉浸式的解压体验。
轻度休闲游戏核心:简而爽简单却爽感十足,已成为当前轻度休闲游戏设计的核心逻辑,而螺丝益智游戏正是这一理念的典型代表:它们普遍具有极低的理解与操作门槛,玩家无需学习复杂规则即可快速上手,仅仅是点击螺丝就能进行游戏,玩家唯一需要思考的就是先拆下哪颗螺丝,虽然称为益智(Puzzle)游戏,但其对思维深度的要求远低于块消(如方块华容道)或拼图类游戏,这种低认知负荷的设计拓宽了受众基础。
《Screw Jam》
在游戏过程中,每一颗被成功拆除的螺丝、每一格被逐渐填满的收纳盒,都给玩家带来了即时的满足感,这种高频、小幅度的成就体验构成了微任务完成的循环,有效激活玩家的奖励心理。配合上清脆的音效,达到了转移注意力和解压放松的效果,从而获得众多玩家的喜爱,甚至在卡关后也愿意反复尝试、持续回归游戏。
螺丝益智游戏就这样凭借着适度的挑战梯度、精细的视听反馈以及明确的目标引导,在简单易懂与持久趣味之间实现了精妙平衡。这种易上手、难放下的特质,完美契合现代人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快速调节情绪的需求,也构建出令人难以割舍的体验循环,使此类游戏成为许多人日常中不可或缺的情绪调节工具。
视觉、题材与机制的创新和演变
在当前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休闲游戏市场中,创新已成为打破同质化、捕捉新机遇的核心驱动力。尽管螺丝益智这一细分品类兴起仅两年左右,其迭代速度却令人瞩目。纵观发展历程,该品类的演进主要集中在三个维度:视觉表现、题材选择及机制设计。
早期产品如《Wood Nuts & Bolts Puzzle》和《Screw Jam》主要采用平面化视觉表达,仅通过层次叠加与空间遮挡来构建拧螺丝的难度。随着市场逐渐饱和,厂商意识到若想持续吸引用户,就必须跳出原有框架推进创新。2024年,《Screw Sort 3D》和《Screw Away》相继推出,将螺丝从二维背板迁移至三维物体表面。玩家可通过滑动屏幕旋转物体,从不同角度拆卸分布于各平面的螺丝。这一3D化转型不仅显著提升了游戏的趣味性和操作维度,也通过更立体的关卡设计增强了挑战性,大幅拓展了游戏的可玩空间。
左《Screw Sort 3D》 右《Screw Away》
在这一3D化浪潮中,iKame Games于2025年1月推出的《Screwdom》表现尤为突出。根据点点数据,该游戏自2月起迅速攀升,截至5月累计流水已达822万美元(约合5889万元人民币)。这一成绩不仅突破了拧螺丝类产品的月流水纪录,超过了《Screw Jam》的历史峰值,甚至逐步逼近当前混合休闲游戏的头部产品——《Color Block Jam》所保持的千万美元级月流水水平。
《Screwdom》与《Screw Jam》的流水趋势
3D玩法不仅革新了视觉呈现方式,也为题材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在这一趋势下,厂商基于3D螺丝益智的核心机制,通过主题包装衍生出全新的子类型——拆毛线游戏。正如开篇所述,这类游戏本质上是在Screw Puzzle框架内进行的题材迭代,其中代表性产品为《Wool Craze - Yarn Color Sort 3D》。该作的核心玩法与拧螺丝高度一致:玩家需从立体物体上拆除缠绕的毛线,并将其收纳至对应颜色的盒子中,清空所有毛线即可通关。自2025年4月上线以来,一度跻身美国iOS游戏免费榜Top10。截至8月底,其日均收入已突破6万美元,iOS端累计收入达15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100万元)。
拆毛线游戏在继承拧螺丝玩法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了新颖的体验,该类题材尤其受到女性玩家青睐。与传统拧螺丝相比,它在层次表现上更为丰富——毛线层层缠绕、大小不一,拆除过程中所产生的解压感更加强烈,同时也带来更高的操作难度。玩家面对的不再仅是统一尺寸的螺丝,而是可能占据物体大半部分的毛线团,或是隐藏在细节处的零星线头,这种非标准化设计既增强了视觉吸引力,也提升了游戏的策略性。
《Wool Craze -Yarn Color Sort 3D》
行业创新并未止步于单一的拆线玩法。2025年2月,多比特(Wing Soft)推出的《Wool Sort - Screw Jam Coloring》进一步拓展了该品类。该作融合了拧螺丝、拆毛线与十字绣元素,保留了经典半透明背板设计,但将螺丝替换为彩色毛线团。玩家需根据颜色柱提示,点击对应毛线将其缠绕至线轴上,每集满三组毛线即可自动完成十字绣的一个部分,最终拼合成完整图案方可通关。
《Wool Sort - Screw Jam Coloring》
多机制的融合大大增强了游戏的可玩性,推动其在短期内迅速爆发:上线数月内即登顶热度风向标排行榜榜首,4月份下载量在螺丝益智品类中飙升超过50位。截至5月,其全球累计下载量已突破400万,展现出强大的混合玩法吸引力。
螺丝益智游戏通过持续的内容创新与体验优化,不仅成功拓展了品类的边界,也为其带来了可观的市场回报。随着玩法从平面走向立体、主题从螺丝延伸至毛线与手工艺,这一细分赛道展现出强大的进化潜力。
自带营销属性
而在螺丝益智游戏持续迭代的背后,其独特的传播属性与精准的营销打法,同样是推动整个品类爆发不可或缺的关键动力。
追溯其起源,拧螺丝玩法因其规则简单、操作直观、内容极具记忆点,在早期常作为其他游戏的副玩法或买量素材。后来,通过在广告投放中持续验证用户行为与数据表现,该玩法在积累了积极市场反馈后,逐步脱离辅助角色,发展成独立的游戏品类。
因此,螺丝益智游戏自诞生之初就具备天然的传播潜力。
来源于点点数据、DataEye
与此同时,螺丝益智游戏作为休闲益智赛道中的重要分支,其买量策略也呈现出高度成熟的特征。常见的广告形式包括直接玩法展示、失败危机、试玩互动广告等经典手法,这些策略在三消、合成等头部休闲游戏品类中已被广泛应用。而在海外市场,螺丝益智游戏还大量采用真人情景素材,通过生活化、场景化的叙事增强用户代入感,进一步提升广告转化效果。
而像拆毛线这类题材衍生作品,则进一步运用编织主题素材,并结合AI生成技术打造更吸睛的广告内容,持续提升传播效率。
来源于DataEye
得益于其轻度休闲的特性,螺丝益智还非常契合互联网时代的快节奏传播模式。
别笑,你也过不了第二关——这句广告语在微信朋友圈、抖音等信息流广告中频繁刷屏,并且迅速从一句口号演变为网络热梗。这正是螺丝益智游戏传播效力的集中体现。用户自发在各类图片的脚底板位置P上螺丝图案进行调侃和二次传播,持续推动游戏在社交媒体中的自发传播与用户增长。
从策略角度来看,这句广告语正是休闲游戏买量策略中失败危机策略的典范——通过暗示玩家无法轻松通过第二关,激发其好胜心与挑战欲,从而显著提升点击率与下载转化。
事实上,这类游戏的第二关并不一定真的很难,但广告所引起的心理挑战和好奇心,已足以促使用户下载体验。一旦玩家开始尝试,游戏便已完成初步获客使命。
————————
如今,从拧螺丝到拆毛线,螺丝益智(Screw Puzzle)已发展为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独立细分赛道,持续吸引着大量开发者和创新团队加入。随着用户偏好的日益多元化,这一品类也在不断进化:不再局限于早期的机制模仿,而是逐渐走向更深层次的玩法融合与情感化设计,展现出较强的行业适应性与持续创新的潜力。
尽管赛道内产品数量众多、竞争逐渐加剧,但通过题材的多样化拓展、体验的精细化打磨以及元素的结合,新老参与者仍可不断开辟出新的增长路径。螺丝益智游戏的发展证明,即便是看似简单的玩法模型,仍能通过持续迭代与用户共情,找到属于自己的掘金空间。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