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情报网

加班风波背后的杭州银行 规模放缓VS拨备丰厚

蓝海情报网 971

加班风波背后的杭州银行 规模放缓VS拨备丰厚

文:向善财经

城商行的优等生杭州银行最近又摊上事儿了。

社交平台一则举报帖,把杭州银行送上风口浪尖。

有网友匿名连发两条帖子,举报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天城路 68 号的杭州银行城东支行,称 领导一声令下自己不来,全体员工周六从早到晚坐一天,已持续几个月了。

事发之后,城东支行工作人员称 不了解情况,周六为正常营业时间。官方也及时辟谣,表示没有发现周末强制全体员工加班的行为。

就这个事,在跟身边的几个城商行、股份行的朋友交流过后,他们表示:这事其实很多银行都有,不光员工,领导的业绩压力也大,自然得多干,反正我们为业绩加班挺多的。

整个交流下来,无缘由的加班不算多,主要还是业绩压力带来的加班,业绩不达标领导没法向上汇报,员工得不到满意的报酬,唯有加班能解优。

由此来看,加班问题可能是近几年银行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

巧的是,在这件风波之后,杭州银行的半年报也紧跟着发布了,我们管中窥豹,跟着报表的反馈,也不难发现,杭州银行依旧十分优秀,业绩依旧是标杆,但也有成长的烦恼。

营收、利润、规模三座增长大山

财务报告显示,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0.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67%。

加班风波背后的杭州银行:规模放缓VS拨备丰厚

整体上,十分亮眼,毕竟很多银行净利润还在个位数挣扎,杭州银行依然有两位数的高增长。

但是,仔细看营收一般般,只有低个位数,而且,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只有1.37%,这说明杭州银行的成长性明显承压,我们通过对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进一步拆解,这个结论就愈发清晰。

一、利润表

对利润表进行拆解,我们会发现不仅营收增长缓慢,利润的双位数增长也有大幅度减少信用减值损失的因素在里面。

财务报告显示,本期的信用减值损失为16.82亿,上年同期为29.99亿,同比下降四成多,如果加回,基本上和上年度保持一致。

另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0%,其中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9.38%,而同期生息资产增幅为15.59%,净利息收入增幅低于生息资产增幅,预示着净息差的下降。

虽然报表中并没有披露单季度净息差数据,但通过资产规模及利息收入我们可以大概推导出该行2025年一、二季度的净息差约为1.37%、1.33%,二季度净息差仍然处于环比下降的态势。该行净息差已经接近行业净息差红线了

由此可见,无论是营收,还是盈利能力,杭州银行肉眼可见的大幅放缓了。

二、资产负债表

再看资产负债表,截止2025年6月末,杭州银行总资产较年初增长5.83%。

根据人行公布的货币供应量数据显示,同期M2余额增加5.34%。而杭州银行资产规模增速5.83%,仅略高M2增速。

不仅如此,上半年,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同比增长8.9%,杭州银行作为深处我国发达地区的城商行大幅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准,这个规模增速确实不太理想。

另外,回溯历史,杭州银行2021年-2025年间,中报总资产较当年年初增幅分别为10.04%、10.23%、7.9%、7.79%、5.83%。

不知是不是巧合,几乎是每两年一个台阶,有节奏的放缓。

另外,2025年较2021年中报增幅近乎腰斩,当然,这其中有M2增速放缓的直接原因,但杭州银行规模增幅下降要快于M2和行业平均水平。

什么原因呢?与21年到25年这个时段相关联的,有一件大事:2021年3月杭州银行正式发行可转债,发行总额为150亿元。2025年7月,该行可转债几乎全部转股。。

可转债转股的动力之一,就是需要一定的业绩支撑,所以,结合其衰减的现实情况,这几年的业务增长的基本盘似乎也需要打一个问号。

进一步拆解资产负债表,贷款及金融投资分别增长7.82%、7.78%,增长幅度超过总资产增速,说明杭州银行在增加相对高息资产投放,优化了资产结构,缓解净息差压力。

同时也能发现,金融投资的增长主要是依靠大比例增持其他债券投资造成的,而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债权投资却进行了减持操作。

这里有和其他城商行类似的问题,债券的牛市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业绩的进步,从而掩盖了一些基本盘的问题。

再看总负债,会进一步印证这个猜想。

总负债较年初增长5.0%,其中,存款增长5.17%基本与总负债增速持平且表现出环比下降态势;应付债券增长10.28%。

存款增幅不足以支撑核心资产的投放,该行进而加大了主动型负债应付债券扩张,也就是说,杭州银行的存款增长相对乏力。

总的来看,通过对两张表的拆解,能看到杭州银行虽然双增长,但部分指标都不是很理想,甚至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未来各方面都有压力,如果后续总资产环比持续失速,那杭州银行的烦恼就不是成长这么简单了。

所以回到文章的开始,能冒出周末坐一天这样的谣言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且你看,百万年薪的领导们都降薪了,那钱是实打实的,天眼查APP显示,2020 年至 2024 年,宋剑斌薪酬分别为 106.6 万元、110.4 万元、96.77 万元、83.37 万元及 76 万元。

加班风波背后的杭州银行:规模放缓VS拨备丰厚

从人均薪酬的情况看,,金融资讯网站理杏仁显示,杭州银行的人均薪酬2019年为54.54万,2024年为54.51万,在利润大幅增长的情况,人均提升却不高,总的来说在人均坪效这块,杭州银行还待进一步提升。

从资产质量方面来看,虽然杭州银行依然优秀,但还不够稳健。

拨备优秀,未来只减值换利润?

先看资产质量数据: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不良贷款率0.76%,拨备覆盖率520.89%,较年初下降20.56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贷款总额10094.18亿。

公司不良贷款余额 76.59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5.45 亿元;不良贷款率 0.76%,和一季度相比不良余额环比增加0.9亿,减值准备环比减少大约2.29亿;拨贷比3.95%较年初下降0.16个百分点。

无论是拨备覆盖率还是不良贷款率,杭州银行都是要优于行业的平均水准的,特别是拨备覆盖率,充分展示了地主家的余粮有多少,能保持将来的策略空间和灵活度。

但美中不足的是,通过对核销不良和新生成不良的计算,2025年上半年新生不良大于2024年同期,也高于去年全年的季度均值。

同时,正常类贷款迁徙率0.62 %比去年同期上升 0.08 个百分点,预示着杭州银行的资产质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所以,总的来说,杭州银行的减值少提不完全是建立在资产质量改善的基础上。

综合来看,杭州银行的这份中报,整体十分亮丽的,不良低,利润增长高,拨备覆盖又足,但穿透之后,又明显有承压的情况。

最后,杭州银行的增长空间和可改善的方向还有很多,作为当地重要的经济调节器,希望杭州银行在新行长的带领下能够百尺竿头更近一步。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

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

标签:

ad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