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周内,两份声明掀起短剧娱乐圈的维权浪潮!
近日微短剧演员何健麒工作室、陈添祥官方后援会连发声明,表示艺人权益受侵害。
一、事实聚焦:两份声明背后的权益抗争(一)何健麒工作室声明事件
2025年8月19日,短剧演员何健麒工作室针对被劝退某协会理事及缺席相关活动一事发布澄清声明:
事件起因:某活动主办方通报称因其团队坚持1+4人员配置(含妆造师、宣传人员、助理、经纪人)拒绝出席活动,被定性为不配合
声明核心反驳:其一,何健麒团队称与活动方并没有签署相关的书面协议,其二,何健麒团队强调此为行业常规配置,且提前报备非临时要求;其三,接洽人员已离职导致沟通断层。
争议焦点:主办方拒绝承担艺人团队机酒费用,双方未达成商业合作却因标准分歧升级为身份剥夺。
有趣的是,同一活动中,出席了的短剧演员陈添祥,在8月20日下午,陈添祥官方后援会发布声明及律师函,以陈添祥经济公司名义告安徽大关水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声明》中称艺人在未授权的情况下,被蹭拍,蹭宣传,误导消费者和粉丝。
(二)陈添祥后援会律师函警告虚假身份伪装:安徽大关水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冒充活动赞助商,在未获得陈添祥及其经纪公司授权的情况下强行拉艺人拍照录制视频。
商业欺诈宣传:该公司在抖音平台发布陈添祥肖像视频,谎称其为美食推荐官,通过建立大关水碗粉丝群实施商业引流。
恶意误导消费者:侵权内容刻意营造艺人代言假象,已造成粉丝误购及品牌形象受损。
目前,相关的餐饮公司尚未对此做出回应,但从抖音账号内容来看,相关视频已经下架。
(三)红毯陷阱是常见玩法艺人出席活动被蹭拍其实在红毯中并不少见。最为出圈的就是赵丽颖在红毯上被迫与汽车合影的事件。赵丽颖在出席某红毯活动时,被活动赞助商的主持人误导到指定的汽车面前进行合影,而其本人明显并不情愿。
由此,还引发了不少艺人集体耍大牌红毯躲镜头的奇观。例如2022年的电影之夜上,某汽车品牌将新车 置于红毯中央,由司仪指导明星合影,而邓超、王俊凯、王一博等艺人则直绕开,全程无视展车,拒绝上台合影。相关事件在当晚登上微博多项热搜,相关品牌方丢尽洋相。
这是因为如果艺人有竞品代言合约(如王一博当时正在代言奥迪),贸然合影恐会触发天价违约金。
二、乱象频出,微短剧艺人权益保障有待提升
一方面,对于赞助商而言,这是最低成本的蹭流量手段,通过强设合影点或场内互动,利用红毯即时性特点,通过现场拍摄制造合作错觉,规避正式代言费用;
而活动方常将明星与赞助商品合影设为默认环节,却未明确告知艺人商业用途,也是一种投机取巧,以此来吸引赞助,巧妙地平衡金主与明星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对于短剧演员而言,较少出席类似活动的经验,对于此种玩法更是毫无预期和防备心。
DataEye短剧观察认为,微短剧艺人权益保障不足的问题,本质上看,还是行业快速扩张与规范建设滞后之间的矛盾。
首先,从行业层面来看,微短剧制作普遍采用 线上招募 + 短期合作 模式,演员与制作方多通过口头约定确立合作关系。这种松散的雇佣形态导致劳动关系认定困难。此外,微短剧 短平快 的商业模式催生急功近利心态。部分制作方利用艺人对行业规则的不熟悉,在合同中设置条款陷阱。
其次,从艺人方来看,微短剧演员团队对于艺人活动的合作流程和合作审核都不够严谨。在合作之前,是否与活动方签署相关的合约,合约在是否有明确红毯禁忌,依据《广告法》第38条,代言竞品艺人有权拒绝可能引发误认的拍摄。
第三,品牌方也应该放弃强蹭思维,通过正规途径来与艺人进行协商合作。而对于活动方来说,也可以设立双通道红毯,分为商业区和非商业区,来平衡双方需求。
从内娱顶流到微短剧演员,从耍大牌到蹭代言,红毯陷阱屡见不鲜,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演员个体权益的沦陷,更是整个行业价值体系的失序,折射出的是明确边界的规范信号。唯有明确边界,行业才能星光璀璨!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