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线下见了几个大佬,被种草了这本书,这两天开始读。目前只读了第一部分,已经感觉有很多收获了。
分享下最有感触的几个方向:
1. 种草心法
——回归以「人」为本,从企业视角切换到用户视角。
所有商品和服务,都该回归到「人」,理解用户要解决的真问题,从用户的真实反馈中,找到优化产品的最短链路。
书里提到一个案例,是「笑容加儿童智能电动牙刷」,上市第二天就冲到了天猫、抖音电动牙刷品类的销售榜首。
这个产品是「笑容加」团队走访很多儿童医院,大量观察孩子们刷牙后,找到长蛀牙的原因,并给出的解决方案。
代入虚拟资料的场景,很多人做虚拟资料都考虑自己能做什么,不考虑用户是否需要。
之前我写过一个小红书商单手册,写的很详细,字数很多,我觉得是个「完美产品」。给一些新手试看后,给的反馈是:看不懂,太枯燥了,里面全是理论,大观点。
后来这个产品被我大刀阔斧全整改了一遍,现在可读性好很多了。
另一个产品,是我根据用户做小红书的真实行为和动作路径,设计的一个网站。用户想要做小红书,在文案层面,只要把自己的个人基本情况输入进去,就能生成个人定位,进而生成选题、文案。
小红书 AI 助手链接:https://sgcreator.zhimoxiezuo.cn/
不仅如此,我发现很多用户都会查违禁词,但违禁词本身并不是违规的关键,所以我们增加了一个违规检测功能,输入你的笔记,就能查询到哪里有潜在违规情况。
目前这个产品,在「违禁词检测」功能上使用频率最高,网站刚上线测试没几天,几乎每天都有几十个用户在查自己的笔记违规情况。
未来我还会创作更多虚拟资料,但这些资料我都会把「人」考虑进去,考虑用户真正要看的是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这可能是虚拟资料突破100w+的关键点。
2. 真诚和向往的生活
——那些能够真正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帮助人们实现向往的生活的产品和服务,更容易受到用户喜爱,也能让消费者付出更高的价格。
不仅是产品,内容也是一样。你会发现,现在小红书上的内容已经不再是精美的图片和文字了,反而是更真实场景和更真实的表达。
还有,要营销一个 IP ,或者通过内容销售一个高客单产品,一个很有效的方法是,这个 IP 正在过着用户「向往的生活」,或者某个产品能让用户实现「向往的生活」。
很多情况下,不一定是真的能让用户过上「向往的生活」,而是一种「获得感」,一种「期盼」,做产品,就该往这个方向去。
举个例子,之前拆解过的「兔子宇宙」,就是这种获得感的产品,实际上大部分人买了,都不会真的按照她的工具、她的流程去使用,但不会有人差评她,为啥?
跟皇帝的新衣的逻辑一样,买这个产品,我是希望能通过这个,做好人生管理,让自己过的更好。而我买了,就等于我会了,我不用,是因为我懒,但我不希望别人知道我懒。
3. 细分类目的需求正在增加
——这两年,每个细分行业、细分品类的用户,需求都在快速变化和增加。
比如,游戏陪玩、代看朋友圈、代表白、督学、写朋友圈文案、朋友圈文案美学等等……
有些需求,放在前几年是根本没有的,但是最近确实开始火起来了。
最近爆火的labubu就是这种产品,放到以前,很难想象这样算不上好看的形象,能卖的这么火?
还有户外、骑行、登山等等,这些爱好、运动,也开始形成小圈文化,在圈内开始形成鄙视链,站在鄙视链顶端的,往往是那些消费者最贵产品的用户。
我们要赚这些圈子用户的钱,就要融入他们,了解他们的文化。
一开始做小红书的时候,我做过穿搭种草,当时JK、汉服、Lolita正火,发布这些内容非常容易爆,但我一男的怎么可能懂?所以一开始几篇笔记发出去,都是被人骂火的。
后来开始了解这些圈子,明白了有山寨、正品的区分,正品看不起山寨,后来我再发的笔记,都要经过正品筛选,剔除掉山寨店铺,才吸引来比较精准的用户,接了不少的商单。
有个 Lolita 的商家,找我们定了很多的合作,就是因为用户精准。
4. 用户越来越爱表达,消费者做决策时更喜欢看普通人的内容
这个大家应该都有感受,普通人越来越想表达,越来越想被看见。同时,用户在做消费决策的时候,又越来越喜欢看普通人的内容,而不是看kol的种草。
这个也很关键,你们看下现在最有效的营销策略就知道。
大家都在做素人矩阵,都在做素人种草和虚假评论,为啥?因为有效啊!
昨天还有一个商家找我培训,他们就一个要求,不做矩阵号,不投流,就学怎么做素人号。
他们的实力是完全有能力一个月投10w+的,但就是不,因为投流效果和企业号效果不好,但是随便做了几个素人号,转化率都贼高!
很离谱,却很有用,现在如果要铺矩阵,不一定要用专业 IP 的身份,而是可以用素人身份。
现在小红书遍地都是精英,各个都是前大厂愤而辞职的打工人,这时用素人身份,与用户站在同一角度,效果可能更好。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