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来,连续不断的充电宝安全事件席卷了整个行业。
6 月 26 日,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禁止旅客携带无 3C 标识、3C 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矛头直指充电宝召回事件的主要品牌——罗马仕、安克,大量乘客因此遭受损失。
这场危机不仅让消费者陷入 充电宝焦虑,更暴露了行业长期存在的供应链隐患与质量管控漏洞。
移动电源行业发展至今,已有百亿美元(2023年全球)的市场规模,其中,我国占据了30%以上的份额。无论是消费端还是生产端,中国市场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充电宝行业正在面临本土市场和海外市场的双重考验。
对品牌而言,此次危机或将成为洗牌契机。
01 安全事故频发,超230万件产品被召回
这场席卷移动电源市场的风暴,在今年年初就出现端倪。
3月以来,航班上充电宝自燃事件频发,其中一起是由罗马仕20000 mAh充电宝引发的。
6月初,北京多所高校发布通告禁用罗马仕大容量充电宝,理由是这款充电宝自燃的概率比较高。随后,罗马仕迅速发布声明辟谣,称并未收到北京市教委会的风险通告。不过在6月14日,即公告发布四天后,罗马仕宣布正式启动移动电源召回计划,产品总量超49万台。
罗马仕、安克召回公告
无独有偶,安克也在6月启动大范围的充电宝召回计划,首先在品牌的海外主要市场美国发起。根据6月12日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披露,此次在美国召回的问题产品安克PowerCore10000充电宝合计数量达到115.8万件。
随后,安克也在国内开启产品召回,涉及7种型号的部分批次产品、大部分为其在主流电商平台中的热销款,预估数量达到71.3万件。同时,品牌在全平台下架了问题产品。
2024年6月-2025年5月主流电商平台移动电源销售趋势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安克、罗马仕在国内及海外市场都处于领先地位。根据魔镜洞察数据,2024年6月-2025年5月,罗马仕以13.3%的市场份额成为充电宝线上市场TOP1品牌,主打性价比路线,商品均价在129.1元。安克以5.8%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商品均价在268.8元,主攻中高端市场。
不过,伴随着产品召回、3C认证撤销等事件的发酵,行业洗牌已然拉开序幕。目前,罗马仕已经关闭所有线上店铺,并宣布自7月7日起停工6个月,品牌后续的发展不容乐观。
另一方面,安克充电宝6月销量显著下降,不过销售额同比增长50%。尽管下架问题商品以及召回事件对于安克的销售造成不小的冲击,但是品牌通过新国标3C认证飞机可携带等卖点抓住了震荡中的机遇,以高客单价产品拉动了当月的成交规模。
02 缘起电芯?充电宝市场的内卷与失控
智能手机普及为充电宝市场提供了充分的使用场景和用户需求,过去十年中市场规模高速扩张。
大量玩家涌入移动电源市场,根据魔镜洞察数据,2024年主流电商平台中相关店铺多达2.5万,商品数24.9万,较2022年增长46.4%。
2022年、2024年主流电商平台移动电源商品均价等数据数据来源:魔镜分析+
激烈的市场环境,使得品牌厂商陷入参数、价格的内卷之中——容量更大、体积更小、价格更便宜,2024年,线上充电宝商品均价从两年前的124.6元降至100.4元,与此同时,20000毫安大容量充电宝的均价也从108.6元下降12.9%,来到94.6元。羊毛出在羊身上,低价的恶性竞争最终引发了安全事件。
两家企业召回的原因直指电芯,据悉因为某供应商在电芯制造中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变更,导致产品在极端情况下存在自燃的风险。虽然品牌方没有指明涉事的供应商,但根据媒体调查显示,召回事件的源头为知名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无锡)。
移动电源电芯的成本占整机的60%以上,业内人士也指出,近期充电宝质量问题频发,与部分厂商为了节省成本采购低价电芯有关。
充电宝行业普遍采用 品牌方—代工厂—电芯供应商的供应链模式,无论上游还是中游,普遍存在OEM工厂现象。这种代工模式为行业埋下了两重隐患:
一方面,代工厂为了盈利,压缩原料成本或将生产外包给中小厂;
另一方面,品牌在产品检测中存在盲区,不管是流程上还是技术上都难以定位问题。
在「知危」近期对安克的独家专访中,充电及储能业务负责人熊康表示,此次充电宝召回事件确实是品牌没有及时识别电芯的问题;同时,大部分充电宝公司、包括过去的安克,并不具备拆解电芯分析材料的能力。
此外,有媒体指出,当前充电宝的质量问题,与国内移动电源强制3C认证是从2024年8月才开始施行有关。同时,在今年5月之前,认证流程采用 先发证后审厂模式,企业送样与量产产品可能存在差异。
截至7月3日,市场监管总局已经暂停充电宝相关企业3C证书5269张,撤销了343张,涉及罗马仕、安克、品胜等多个品牌。同时,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的74张3C认证均被暂停或撤销。
此次大范围的证书撤销行动,也暴露出过往机构认证和品牌质检过程中的漏洞。
03 洗牌加速,告别 低价换市场 时代
智能手机普及为充电宝市场提供了充分的使用场景和用户需求,过去十年中市场规模高速扩张。
充电宝系列安全事件,给在低价之路上狂奔的行业踩下急刹车,安全与质量监管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对于头部品牌来说,供应链优化和检测技术升级成为后续优化重点。
在知危的专访中,熊康表示安克目前已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来建设电芯实验室和追溯平台,来保证每颗电芯的可靠性以及每个产品全程可溯源。在优化供应商的基础上,对现有供应商提出更多要求,例如回传生产过程中所有的数据,以便及时进行监控和分析。
同时,安克在官网、社交媒体同步召回进度,向消费者提供退款、换新、代金券 三种补偿选择,通过系列公关举措尽最大努力挽回用户信任。
熊康提到,虽然目前安克的NPS(净推荐值)在下降,但在召回过程中有70%左右的用户选择换货或代金券,大部分消费者选择继续信任这个品牌。安克充电宝6月的销售情况也从侧面印证了市场对其的肯定,品牌在线上市场仍然处在第三位。
倍思、安克热销充电宝
经过6月的动荡,充电宝市场已迎来大洗牌。根据魔镜洞察数据,6月线上移动电源市场的前两名为倍思、小米,销售额同比增速均大于75%。同时,背靠小米生态链企业ZMI,酷态科借助苏超热度迅速出圈,销量环比暴涨125%,跃升至品牌榜第六位。
新规实施后,3C认证成为主要营销卖点,相关产品搜索增量一度飙升120%。头部品牌凭借供应链管控、研发实力和灵活的产品策略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6月线上充电宝市场CR10市占率由过去一个滚动年的44.8%,提升至45.9%,市场进一步向头部品牌集中,无法满足相关资质认证的中小企业将面临淘汰。
值得关注的是,产品价格显著提升,为品牌创造出盈利空间。魔镜洞察数据显示,6月线上充电宝的平均价格为114.1元,较上一个滚动年提升近16%。
未来,移动电源行业汰换将继续加速,对于品牌厂商来说既是考验也是机遇,质量管控将成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幸存企业将迎来更健康的增长周期。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