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情报网

美图不做Kimi

蓝海情报网 554

美图不做Kimi

作者|景行

编辑|文昌龙

阿里巴巴用可转债投资为美图注入的市场关注度,正在消退。

5月20日晚,美图宣布计划与阿里巴巴展开战略合作,具体为美图向阿里巴巴发行总价值约2.5亿美元的可转债。

同时,阿里巴巴与美图将在电商平台、AI技术、云计算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其中,阿里巴巴将在旗下的电商平台优先推广美图AI设计工具,并协助美图开发AI图片、AI视频等技术。作为回报,美图公司承诺未来三年向阿里云采购不低于5.6亿元的服务。

消息发布当日,美图一跃成为市场明星个股,不少投资者坚信,接入淘天生态有利于美图挖掘电商场景潜力,提升付费用户规模及后续服务研发水平。当天美图股价暴涨近19%,但此后连续三个交易日,美图股价三连跌,累计跌幅超过10%。

巧的是,就在一年前,阿里通过财报披露,集团投资8亿美元购入月之暗面36%股权。同时,月之暗面也需要采购6亿美元的阿里云服务。而公开信息显示,截至去年4月,月之暗面的核心产品Kimi WEB端访问量已经超越百度的文心一言,成为国内第一大AI产品。

对阿里巴巴来说,投资中小AI企业能直接为云服务带来增长。吴泳铭在致股东信中写道,阿里巴巴希望承接大模型爆发带来的算力需求,为云计算带来直接的积极增长。

但拿到钱的Kimi错判市场趋势,彼时,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判断市场上AI产品高度同质化,Kimi需要大力投放C端来抢占市场份额。《智能涌现》报道显示,Kimi在B站的单用户获取成本一度高达30元,致使同类产品无法竞争。随着Deepseek横空出世,元宝、通义、豆包等大厂大模型接过市场主导权,Kimi陷入低迷,并不再采取烧钱战略。

与Kimi相比,阿里对美图的投资性质相似,同样是以投资换取采购合同。不同点在于,阿里对美图的投资更为谨慎,相比Kimi的直接入股,阿里对美图选择了可转债投资,这一形式本身进可攻退可守。对阿里来说,如果美图延续涨势,就可以转股持有,如果表现不佳也可以撤资离场。

无论如何,美图如今也站到了当初Kimi的位置上——拿了阿里的钱,也等于被推上了牌桌。接下来怎么走,得比Kimi更清醒:在这个强敌环伺、巨头盯盘的AI战场,美图必须想明白一件事——怎么不重蹈Kimi的覆辙。

01 护城河,美图更深

如果从产品护城河看,美图显然要超越Kimi。

在大力买量后,Kimi的用户体量快速增长。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上线不足一年的Kimi智能助手月活用户数达到2282万,在行业内仅次于字节豆包,排名第二位。

随后,在Deepseek引发行业震动,腾讯元宝、阿里通义陆续进场后,留给Kimi的市场空间一再收缩。AI产品榜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Kimi月活用户数为2499万,同期豆包已经实现月活破亿,Deepseek接近亿级,腾讯元宝月活也超过4000万。

相比起来,美图2024年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美图公司全球月活跃用户数约2.66亿,同比增长约6.7%。其中,中国内地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月活用户数为0.95亿,同比增幅为21.7%,占总月活比重为35.6%。

美图不做Kimi

用户基数的不同,使Kimi杨植麟与美图CEO吴欣鸿对增长战略的判断出现显著分歧。

Kimi将营销获客视为行业竞争的核心场景,在去年6月的北京智源大会上,杨植麟提到,未来AI的推理成本可能会显著低于获客成本,从而产生区别于以往的商业模式。

而此前吴欣鸿在接受网易科技采访时表示:在影像领域,中国就是卷王,我们很幸运美图有2.3亿活跃用户,让我们在获客上几乎是零成本,我们可以先在内部做冷启动、快速验证。

同样,在接受《智能涌现》采访时,吴欣鸿直言:我觉得通过大模型带来用户和收入的增长,或者降本增效,能够非常实在地体现产品的能力,比吆喝来得更有效。

得益于美图秀秀这款移动互联网上古时代的爆款产品,美图得以用会员订阅+广告费用两条腿走路。2022年上半年,美图会员收入才第一次超过广告,成为美图最大收入来源。

2024年财报显示,美图公司总营收33.4亿元人民币,其中影像与设计产品业务(包含美图秀秀、美颜相机、Wink、美图设计室等产品)收入为20.9亿元,广告收入8.5亿元。其中,美图的付费用户数达到1261万,订阅渗透率为4.7%。

相比之下,Kimi长期依靠API调用收费,甚至发布给Kimi加油功能,通过众筹方式获取用户充值,用户则能获得高峰期优先使用Kimi的权益。此后,Kimi将重心转向外部产品,一度转向与小红书、财新合作发布AI助手功能,近期则向AI医疗领域扩展。

与Kimi相比,美图显然没有严峻的生存危机。财报披露,截至2024年末,美图账上有13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此外,美图今年单月新增付费用户超过30万,付费渗透率已经达到5.1%。预计在接入阿里电商体系后,将有更多商家涌入美图设计室生成商品海报等内容,让美图的订阅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而除C端工具类APP用户规模稳定以外,美图在人像领域长期积累数据,使其在转型图片类AI产品时,有显著的品牌心智和技术储备优势。

可以说,相较苦苦摸索的Kimi,美图的AI商业化路径显得更有章法。吴欣鸿提到,目前美图秀秀将作为美图功能入口,积极寻找能快速落地到行业的产品。以服务商家的美图设计室为例,产品定位就是来源于美图秀秀上商家制作商品海报的需求。而转型AI后付费渗透率的增长表明,美图的AI战略有商业上的可行性。

02 Kimi式困境,美图也逃不开

但与此同时,Kimi面临的困境,美图同样无法逃避。

Kimi的掉队,离不开其品牌生态位的失守。在2024年,Kimi以一口气处理200万字长文本能力闻名业界,月之暗面介绍,过去要10000小时才能成为专家的领域,现在只需要10分钟,Kimi就能接近任何一个新领域的初级专家水平。

但在Deepseek问世后,业界关注点迅速转变,从长文本处理能力转向深度推理能力,凭借在数学及代码等领域的强性能,Deepseek一举超越Kimi成为焦点,被各大厂AI产品争相接入。

美图也面临类似的困境。

美图不做Kimi

在视觉AI领域,美图具备十余年人像图片处理的先发优势。美图官网显示,目前正向电商场景下的海报物料、化妆品试妆、服装试穿等场景进发。

但在类似的赛道上,大厂产品正在迅速跟进。以字节跳动为例,即梦、星绘、UNO、PicPic等产品矩阵覆盖了图像生成、编辑等主要功能,如UNO模型可实现电商场景下的虚拟换衣,号称效果不弱于GPT-4o。

此外在电商领域,阿里、腾讯、快手均在大力推进,阿里发布的绘蛙功能覆盖电商换装、商拍、设计等,直指AI电商营销;快手发布的Poify直接定位于电商应用,能为商品图片直接添加影棚级背景。

有AI设计从业者对「市象」表示,头部AI产品性能迭代极快,而从业者并没有太多忠诚度可言,哪个产品的模型性能领先就转向谁是常态。

与此同时,大厂正在打响一轮入口战争,字节豆包绑定抖音;腾讯混元绑定微信、QQ浏览器;阿里通义绑定钉钉、夸克。大厂正在以集团资源扶持自家AI业务,用超级APP的海量用户优势解决产品冷启动问题。而美图仅能以少数工具产品应对。

背后是难以逾越的体量差异。

在今年最新的财报会议上,腾讯总裁刘炽平透露,腾讯2025年资本支出或将达到千亿级,一个核心用途就是购买算力以满足推理需求;今年2月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则宣布,阿里要三年砸下超过3800亿元,用于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一数据超过了过去十年的总和。

对比之下,美图去年的研发投入仅为9.1亿元,这还是AI训练需求增长,导致研发费用增速超四成后的结果。同样在去年,腾讯的研发投入是707亿元。在大厂的砸钱洪流面前,美图无法拉长战线,必须精打细算,把钱花在刀刃上。

在过往采访中,吴欣鸿多次提及Adobe,对其专业工具定位尤其认可。如今,美图变得越来越专,如美图设计室专攻电商物料生成,开拍专攻口播视频创作场景,Wink专攻美颜视频剪辑。

Kimi被Deepseek反超的案例表明,与直播电商赛道类似,大模型市场有显著的超头效应,头部产品性能一经验证,几乎能立即通吃市场。面对强敌环伺的AI赛道,美图别无选择,必须做到更专更精,在下一个Deepseek时刻前筑起更宽的护城河。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

标签:

ad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