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即将把一家椰子水公司买进港股。
今年4月9日,泰国椰子水品牌if的母公司IFBH向港交所发起冲击。
根据IFBH递交的招股书,中国大陆为其贡献了92.4%的营收。
2024年IFBH总营收为1.58亿美元(超11亿元),坐拥if、Innococo两大椰子水品牌,毛利率36.7%,净利润率21.1%。招股书显示,2024年IFBH在中国内地椰子水市场占有率高达34%,香港市场更是占据60%份额。
2024年5月-2025年4月主流电商平台中椰子水的销售趋势 数据来源:魔镜分析+
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内的椰子水市场也在持续扩容,根据魔镜洞察数据,仅在主流电商渠道,椰子水近一个滚动年销售额增长了65%,规模近17亿元。
IFBH如何在中国市场创造出市占率第一的战绩?高速增长椰子水赛道又存在哪些趋势与隐忧?本文将以此次IPO事件为锚点深度剖析。
01 无糖化浪潮下的椰子水进化史
过去五年里,中国椰子水市场经历了现象级增长。
图片来源:IFBH招股书
招股书中披露,2019年至2024年间,中国内地椰子水市场规模从4970万美元飙升至10.18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82.9%,预计到2029年将突破25.5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软饮市场增长放缓,整体增速为7.1%,椰子水一跃成为饮料行业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
线上是椰子水的重要销售渠道,魔镜洞察数据显示,近年来主流电商平台椰子水的销售规模持续攀升,2022年同比增长75.8%至6.5亿元,2024年市场扩充至15.7亿元,同比增长71%,一路高歌猛进。
2022年1月-2024年12月主流电商平台中椰子水的销售趋势 数据来源:魔镜分析+
曾几何时,椰子水还是不被资本看好的赛道。2015年,欧美潮饮天然椰子水品牌Vita Coco进入中国市场,同年可口可乐旗下的Zico入华,统一、娃哈哈等品牌也先后布局椰子水产品,但都未在市场掀起太大的水花。
不过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健康观念升级,对于天然(无添加、低糖或无糖)食品的需求加深,无糖饮品迎来快速发展,子水作为纯天然的植物基饮品正顺应了这种不断增长的市场趋势。
热衷健康生活方式的都市白领和健身达人都是椰子水的主要受众,灼识咨询报告显示,2024年椰子水消费场景中,都市白领占比45%,运动补水占比32%。
if、Innococo椰子水产品 以上图片来自互联网,与魔镜洞察无关,仅作为描述使用
另一方面,茶饮新势力和咖啡市场的繁荣间接完成了市场教育。无论是瑞幸的大爆款生椰拿铁,还是喜茶的椰椰家族,这些爆品将椰子的风味植入消费者心智,为纯椰子水铺平道路。
从尝鲜品到高频消费产品,if椰子水通过强调天然电解质泰国进口等产品卖点搭上了中国椰子水市场高速发展的列车。招股书明确提出,从2023年到2024年,IFBH的收益95.6%由椰子水贡献,从0.8亿美元飞跃至1.5亿美元,增速高达83.7%,其中来自中国大陆市场的收入超过九成。
02 极致轻资产,IFBH如何制胜中国市场这起IPO最引人注目的是IFBH的轻资产模式——公司仅凭46人就创造了上亿美元营收。
IFBH的生产端和销售端均采用了外包的模式。General Beverage既是IFBH主要的代工厂,同时也是其重要股东。两家企业同属于泰国知名富二代Pongsakorn Pongsak,因而if可以通过极致精简的分工高效切入中国市场。
if的崛起一方面踩中了中国椰子水市场的风口,同时也离不开持续出圈的营销。2024年,IFBH的营销费用达到735万美元,同比增长100.8%。IFBH营销侧选择流量打法,先是高频出现在李佳琦、刘畊宏等头部直播间,随后联合瑞幸推出生椰拿铁Plus,联名泡泡玛特旗下知名IP Crybaby,每一步都踩中了流量风口。
if×泡泡玛特联名产品 以上图片来自互联网,与魔镜洞察无关,仅作为描述使用
2024年IFBH签下了顶流明星肖战,创下旗舰店销量单日暴涨300%的惊人战绩。
高额的营销投入也为企业带来了高额回报,同时在收益增长的同时,营销开支占总收入的比重为4.7%,绝对值较2023年仅提升0.5个百分点(4.2%),支出控制较为得当。
不过,对中国市场高度依赖是一把双刃剑。在市场还是一片蓝海的时候,抓住消费人口的红利就能一飞冲天,然而当赛道变得拥挤,就进入了比拼供应链优势和经营效率的时刻。面对中国市场中前赴后继的竞争者,if想要站稳市场第一的脚跟,还要打好接下来的硬仗。
03 国产新势力崛起,市场加速洗牌如今的椰子水市场正变得愈发拥挤。
以线上市场为例,2022年主流电商平台中销售椰子水的店铺约为4340家,商品数量在1.1万左右,两年之后,店铺数增长至7721家,商品数量暴涨139%至2.5万件。
与此同时,市场也在不断洗牌。根据魔镜洞察数据,2022年主流电商平台中椰子水CR5为56.4%,到了2024年这一指标降低至50.8%。尽管头部品牌依旧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但位次和比重都有所改变。曾经位列第二的Vita Coco跌出前十,除了if和三麟,TOP5中的其他三家均已汰换。泰国进口品牌if、三麟虽然份额有所下滑,但仍然占据三成左右的线上市场,尤其前者市占率在20%以上。
近年来,国内椰子水市场的火爆吸引众多品牌布局,国产品牌尤其是新品牌开始在线上市场崭露头角。线下渠道对于新品牌来说布局的成本和门槛相对较高,电商渠道尤其是内容电商平台成为了新入局者的首选。
透过魔镜洞察的品牌数据可以发现,2024年,国产品牌春光、轻上、耶气满满后来居上,分别排在椰子水品牌榜的第三至第五位,销售增速均在150%以上,而TOP2品牌的扩张速度明显放缓,未来椰子水的市场格局充满了不确定性。
春光、轻上椰子水产品 以上图片来自互联网,与魔镜洞察无关,仅作为描述使用
赛道拥挤带来的另一个现象就是价格战。2024年,线上市场椰子水整体的商品均价为46.9元,较2022年降低37.6%。马上赢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每百毫升椰子水的价格已跌至1.46元,较2023年第一季度下降23.6%。昔日饮料界的爱马仕下凡,加入9.9价格大战——盒马100%椰子水、小象椰子水,无论线下商超还是线上渠道,9.9元1升装的椰子水比比皆是。
随着越来越多的椰子水进入市场,消费者逐渐对其祛魅,椰子水从网红产品变成常规产品。同时,椰子水的健康属性也被客观认知,其健康定位仅是相较果汁和其他饮料而言。
于是,品牌不得不进入卷价格的行列,通过在上游原料、生产等渠道布局压缩成本,从而建立价格优势。
可以想见,随着在销售渠道和供应链都具有优势的即时零售品牌入局,未来椰子水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04 从价格混战到价值深耕经历了近三年来的一路狂飙,椰子水市场中的种种问题开始浮出水面,这些问题不仅是IFBH需要面对的,赛道内的众多玩家同样需要高度重视。
首先是供应链的问题。我国的椰子产量极为有限,仅占亚洲的0.32%、全球的0.26%,椰子水品牌的原料主要依赖东南亚进口。IFBH的原料取材自本国,不过单一产地供给存在脆弱性。一旦出现类似2024年泰国高温这样的极端天气、原料减产,则会直接影响最终收益。
因此,无论是多产区资源布局还是通过生产技术优化低价产区椰子水口感,都能一定程度上对冲单一产地依赖的困局。IFBH在招股书中也表示,拟通过IPO募资拓展越南、印尼等产区采购,以降低泰国原料占比。
其次,目前椰子水市场的价格混战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由于缺乏行业规范,无良商家采用廉价老椰水或浓缩还原汁勾兑的方式降低成本,再以文字游戏以次充好,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行业规范亟须建立。
更重要的是,对于所有入局的品牌来说,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仅依靠椰子水产品是不够的。接下来,品牌需跳出单一品类竞争,以椰子水为原点拓展椰基饮品。
一方面可以进行功能化延伸,切中当下消费者对于功效性的追求,针对美容养生、运动健身等细分人群需求为产品叠buff,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另一方面拓展产品的消费场景,从即饮向全域渗透,提供多种家庭调饮解决方案,或开拓B端市场、为餐饮企业提供定制配方。
在经历爆发式增长后,椰子水行业亟需从品牌混战转向价值深耕。随着消费升级与供应链矛盾加剧,品牌需在原料布局、产品创新以及场景延伸等维度建立竞争壁垒,方能在行业洗牌中占据先机。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