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不想写,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因为在好几个公关社群,还有好几个所谓公关自媒体账号,都在说:
此处,大叔心中有无数个草泥马奔驰而过!
原来,公关在同行心目中的位置都这么low……
又谈何公关在公众沟通中的价值呢?
作为一个媒体+公关从业超过18年的人,大叔可以非常肯定的说:
余承东刘亦菲恋情,绝无可能是华为的营销!更绝无可能是转移视线!
当然,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
但道理和逻辑,不难理解。
1、任何公司的新品发布会,不管是在会前、会中还是会后的传播,都不会以牺牲公司董事长个人声誉和形象,以及准代言人的个人声誉和形象,作为炒作点去炒作。
2、霸道总裁+女明星的绯闻戏码,既不符合公司内部的政治正确(品牌公关或者营销负责人,你敢拿老板开涮嘛),也不可能在像刘亦菲这样超一线明星的代言协议中通过。
相反,如果刘亦菲经纪公司查到这事是品牌推动炒作,不仅要解约,甚至还会索赔。
3、华为成研所的大瓜对华为来说,确实不小,毕竟是内部有组织的腐败。但这种瓜爆发之突然,完全不可预测。且华为成研所和华为终端BG完全是不同BG,根本谈不上转移视线。
虽然,高层八卦肯定比内部腐败,更容易吸引公众关注度,但不代表大家不关注内部腐败了,大叔看到,今天还是一堆媒体在跟进此事。
综上,虽然有人分析:
什么刘亦菲给余承东点赞了……
什么余承东在车放的玫瑰,正好与刘亦菲曾经演的电视剧玫瑰一致
大叔认为,这些可能是刘亦菲真要与华为相关产品有代言合作的预热,结果串台了,一个代言变成了恋情……也反向提醒,发布会预热别搞墨迹。
但这事呢,传得这么广,确实刷新了大叔对危机公关或者黑公关一些认知。
大叔谈3点。
1、不(快速)辟谣就默认。这已经是娱乐圈的明规则,不是潜规则。
当然,也已经从娱乐圈向其他圈渗透了。
请注意,大叔特别加了一个快速辟谣,因为你辟谣辟得完了,都不行。
估计你也看到了,前天开始,周杰伦也有一个澳门赌博的舆情。就一个截屏,发酵了一天多,逼得周杰伦音乐公司最终在微博正式辟谣。
大叔认为,若能快速查清事实的基础上,针对涉及到个人隐私、艺德(品德)、企业价值观、政治立场等敏感且重大的问题上,企业(艺人)应该有多快就多快地辟谣。
从余承东的角度来看,虽然在回复及时度上不够,但回复内容挺扎实,见都没见过,一句话堵住了所有人都嘴。
你千万不要期望大家吃吃瓜,就过去了。因为小标题已经说了,吃瓜群众的心态是:你不快速辟谣,就说明是真的。
这样的案例,还真不少……从易建联到张颂文……
2、台湾媒体成黑公关源头?再聊聊信息源。
大叔经常说,微信聊天记录式的谣言,有4大难,其中一个就是难溯源。
余承东和刘亦菲的恋情呢,则来自台湾媒体。截屏如下:
都说台湾娱乐圈乱,没想到台湾的娱乐媒体更乱……结果呢,还是作为传播素材,流回了内地,变成了谣言!
反过来思考这个事,是不是想要造谣抹黑的人,可以通过台湾八卦媒体先点个炮,传回内地,再带节奏呢?这套黑公关的方式可行吗?
到底谁在黑华为呢?难道是台湾的某个企业?建议@鸿蒙法务部 好好查查。
3、AI回答成为传谣新素材。这点感受,来自周杰伦。
大叔看到,在别人转发的一些微信聊天记录上,有AI回答的分析。
因为那张截屏里,透露了好多个信息,但又不说是谁。网友呢,只能根据公开信息猜。怎么猜最高效呢?让AI去根据公开信息搜集和分析,给出判断。
虽然包括deepseek在内的所有AI回答平台都有免责声明,但吃瓜群众却把这种AI回答当成一种新的传谣素材,还乐此不疲。
怎么解?无解,危机公关的不确定性又增加了。
最后,大叔想说,社会化营销、话题炒作和公关,在最近十年越来越融合,一方面是符合媒体融合的大趋势,另一方面也是广告和公关融合的大趋势,所谓广告公关化(或者公关广告化)。
但公关炒作不能是无底线的,不能是牺牲品牌声誉换取流量,这是本末倒置。相反,公关应该是企业价值观的守门人,尤其对于有公众知名度的品牌和公司。
如果为了流量,企业故意去做低俗炒作,搞造谣+辟谣那套。你可能成一时,但不可能一直成。
显然,华为不应该是这样的公司。
最后,你怎么看此事?欢迎在留言区聊聊。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