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情报网

梁建章 人类走出地球可以分散灭绝风险,但马斯克远远低估太空旅行技术的难度

蓝海情报网 32

梁建章 人类走出地球可以分散灭绝风险,但马斯克远远低估太空旅行技术的难度

梁建章:人类走出地球可以分散灭绝风险,但马斯克远远低估太空旅行技术的难度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近日北大国发院承泽论坛上,知名学者梁建章谈创新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人类从非洲走向世界各个地方,许多部落在这一过程中灭绝了,但由于分散到世界各地,一些部落得以生存并繁荣。他借此比喻人类未来的太空探索,认为虽然走出地球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牺牲,但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希望和创新的可能。

梁建章进一步指出,人类走出地球以后可以分散灭绝的风险,一个地球搞砸了,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地球在,但旅行技术的话是非常难的,他说:所以我说马斯克远远低估了旅行技术的难度,他说了多少年去火星,我觉得跟其他技术领域,不是一个数量级的难度。 梁建章指出,飞机技术在过去60多年间虽有所进步,但整体框架和基本原理并未发生根本性变革。太空旅行则面临更为复杂和严峻的挑战,包括光速限制、高成本、生命安全风险以及经济效益不明显等问题。

马斯克预测在未来30年内,肯定能够在火星上建立一个有人类居住的城市。为此,他投入了上百亿美元用于研发星舰运载火箭,致力于将人类送往火星,他相信可重复使用火箭是实现人类太空文明的关键。根据马斯克的预测,未来8年内,也就是2032年前后,人类可能会实现登陆火星的愿望。

近年,航天行业投融资规模呈现上升趋势

根据IT桔子数据库显示,我国航天行业的投融资规模呈现上升趋势。尽管2018年的投融资事件数量达到了近30件的顶峰,但总投资金额在2021年达到了近120亿元的新高,显示出中国航天行业资本活动达到了新的高度,资本投资相当活跃。

梁建章:人类走出地球可以分散灭绝风险,但马斯克远远低估太空旅行技术的难度

注:上述统计时间截止2022年7月22日,下同。

中国航天行业竞争

根据五力竞争模型分析,目前我国航天行业属于高科技壁垒行业,行业替代品和潜在竞争者的威胁较低。现有竞争者主要是央国企,市场集中度较高。上游供应商通常是高端材料制造企业,随着中国在相关领域制造水平的提高,国内航天材料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为中国航天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航天行业对上游的议价能力适中,而下游应用领域广泛,议价能力较弱。

梁建章:人类走出地球可以分散灭绝风险,但马斯克远远低估太空旅行技术的难度

中国航天行业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航天行业的生产制造主体主要是由国家控制的国家队,行业发展仍受国家管控。然而,国务院发布的《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提出了研究制定商业航天发展指导意见,以促进商业航天的快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2022年7月6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项目在海南文昌举行了开工仪式。这是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商业航天发射场。从设施建设和国家导向来看,未来商业航天可能成为行业增长的新引擎,推动中国航天行业进一步发展。

基于此,预测2027年中国航天行业市场规模或会超300亿元,2022-2027年年复合增速或达到15%。

梁建章:人类走出地球可以分散灭绝风险,但马斯克远远低估太空旅行技术的难度

蓝箭航天创始人张昌武认为商业航天的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能力的形成需要市场化的人才和投资,以及市场化的工业体系,这样才能形成新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要打通终端消费链条,例如国家的卫星互联网建设需要具备良好性能并实现低成本,以满足大众消费需求,如日常通信。只有在这两个方面都实现打通之后,商业航天行业才能真正实现完整的商业闭环,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今年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为商业航天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据机构普遍认为,商业航天的远期市场空间超过万亿元。中信证券表示,我国航天产业已进入发展快车道,卫星互联网等新兴星座的建设以及大运力低成本趋势正在引领商业航天进入新时代。万亿元市场规模的新赛道即将启航,为相关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

标签:

ad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