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美团闪购在微博上官宣了一个新消息:李宁官方正式入驻,全国近百座城市的近千家李宁门店,已同步上线美团闪购。也就是说,现在打开美团App,从跑步、篮球、综训装备,到羽毛球、乒乓球、户外、网球甚至匹克球的服饰和器材,都能直接下单,最快半小时送到家——而且李宁YOUNG的童装系列也一并上线了。
这其实是美团闪购今年以来一个挺明显的趋势:在持续扩展闪电仓(目前预计已突破6万家)的同时,他们也把目光投向了更多有实体门店基础的品牌。运动品牌因为天然适合即时零售,成了平台争抢的香饽饽。除了李宁,今年像滔搏、胜道、安踏、361°、中乔体育、迪卡侬等,也都陆续入驻了美团闪购,淘宝闪购、京东到家等平台也在跟进布局。
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和商家加入,目前即时零售的供给侧,已经逐渐演化出五种比较清晰的业态形式,而且它们之间并不是互相取代,更多是互补共存:
1. 传统零售店的线上搬运很多社区便利店、超市、夫妻店,会直接把店里卖的商品部分或全部搬到即时零售平台。他们通常不会专门为线上做运营,更多是把这看作线下生意的补充,所以商品结构、运营逻辑和即时零售的用户需求未必完全匹配。不过,也有一些零售企业开始主动适应变化,比如名创优品开了24小时超级店,一些大型商超则尝试仓店一体或前店后仓,甚至自建前置仓,把即时零售当成重要业务来做,像家家悦启动了24小时线上生活超市、中百自建邻里购小程序等,开始布局前置仓等。
2. 综合类闪电仓:商品更全,24小时不打烊这类模式是从2020年开始测试、2021年底正式推出的,主要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即时性+丰富度的双重需求。它们通常选址在覆盖人群广但位置不显眼的地方,完全为线上订单服务,24小时运营。商品SKU往往超过5000甚至破万,覆盖食品、日化、美妆等多个品类,就像一个小型线上超市,面积一般在300平方米左右。
3. 垂直类闪电仓:瞄准特定人群的精准需求在全品类闪电仓的基础上,市场进一步细分,出现了专门服务某一类人群的垂直闪电仓,比如母婴、宠物、3C、美妆、酒水、医疗器械等。和综合仓相比,它们的目标客群更聚焦,商品SKU相对精简,面积也小得多,从二三十平到一百平不等。
4. 线下品牌店上线即时零售从2024年起,美团闪购、饿了么、抖音小时达等平台,就开始大力吸引苹果、华为、小米这类手机品牌入驻,尤其在新机发布期做集中推广。到了今年,运动服饰品牌又成了新一轮的拓展重点,李宁、安踏等有大量实体门店的品牌成了平台争抢对象。之后,蕉下、热风、无印良品、全棉时代等生活类品牌也陆续加入。
5. 官方旗舰闪电仓,也就是官旗店官旗店是美团闪购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的模式,适合那些品牌认知度高、但线下没有实体门店的品牌。平台通过自建或合作履约仓,让品牌把商品铺进去,并在美团上开设官方旗舰闪电仓。一个履约仓可以同时服务多个品牌,实现仓储共享。目前像3C领域的倍思、漫步者、罗技,小家电领域的飞利浦、SKG等品牌都已尝试这种模式。
当然,这五种业态并非放之四海皆准。比如垂直类闪电仓,可能只适合消费人群足够细分的一二线城市,到了四五线或乡镇就很难存活;而官旗店虽然看起来给品牌多了一个直面消费者的渠道,但目前大多数品牌和商品,其实还不完全适配这种模式。
至于第四、第五类业态的未来竞争,刘老实个人认为淘宝闪购在品牌资源和远场电商积累上有一定优势,关键在于如何打通近场电商的链路,让更多品牌同步接入小时达场景。而美团闪购要想在品牌侧站稳,可能更需要在用户心智上下功夫——也就是让消费者在想买品质商品时,第一个想到的是打开美团。
这场用户心智的争夺,谁先占住,谁就掌握了接下来的主动权,否则很可能辛苦布局,最终为他人做了嫁衣。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