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情报网

即时零售的机会,在工厂端不在闪电仓!

蓝海情报网 87

即时零售的机会,在工厂端不在闪电仓!

大家好,我是专注即时零售领域的刘老实。

如果你多关注即时零售闪电仓商家们,包括朴朴超市、叮咚买菜、小象超市、盒马等的货盘,就能从中逐渐找到即时零售背后的运行逻辑。说透了,它并非只是更快的外卖,而是一次对传统零售链路的重构——用数字化的方式,高效匹配本地供给与即时需求,把原先散落在线下各个角落的商品与服务,重新以电商的形态组织起来。

如果我们回看电商的发展,最早是中心仓发全国+多日达模式,后来出现区域仓配周边+当日达/次日达,而今天,即时零售做的其实是门店即仓库、三公里为辐射半径的分布式电商。它把超市、菜市场、母婴店、花店、美妆店、服装店,甚至烘焙坊、医械店等,都变成了前置履约节点,实现其半小时达的履约。

于是,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觉得做即时零售就是开闪电仓、搞配送,不过刘老实认为,在阿里实现对美团的订单反超后,毕竟采用其最擅长,且最容易实现降维打击对方式去打接下来的二轮即时零售争霸赛,这才是即时零售其实真正的机会, 即——upstream(上游)。

如果你梳理几大主流即时零售平台的商品结构,就会发现真正驱动这个模式成长的,并非物流端的快,而是供给端的变。这尤其体现在两类商品的崛起上——如果你身在供应链端、正在选品或研发,或许值得深挖。

其一,是 B端原料的消费化改造。

很多传统食品工厂、调味品企业,过去主要服务餐饮连锁,输出5升装酱料、20公斤冻品、复合调味桶。但如今,这些产品经过规格缩减、包装升级和场景再造,正大量进入即时零售平台,变成家庭厨房救星。

比如某家给连锁餐厅供应酸菜鱼底料的厂家,现在推出350g装金汤锅底+无骨鱼片套餐;原本向奶茶店直供的NFC果汁厂,开始做300ml瓶装冷藏款,还附赠冰杯和薄荷叶。这类商品本质是让C端用户用更低的成本,吃到近乎B端标准的风味。它背后依赖的是供应链柔性调整和消费洞察的精准转译。

其二,是服务型需求的商品化封装。

以前我们在线下才能享受的增值服务——比如切肉、剁馅、杀鱼、剥虾、甚至组合调料——如今正在被即时零售封装成标准商品。你不再需要和摊贩商量能不能帮我切丝,平台早已将土豆丝青椒片肉糜做成200g一盒的标品。

不仅如此,像美妆小样宠物试吃装一次性旅行套装这些原本依赖专柜人员或促销员发放的非标品,也正在被系统化地开发为可独立售卖的单位。这其实是将服务的确定性前置到了供应链环节。

上述这些需求,靠开闪电仓满足不了,得靠工厂和供应链端的改变。所以在刘老实看来,这一轮即时零售的真正变革,不只是履约速度,更在于对商品的再造。它呼吁的是供应链和工厂端转变思维:如何把非标服务标准化、把大B原料小C化、把线下才能享有的体验,通过产品设计线上化,从满足共性需求变成整合个性需求。

所以,对于打算入场或正在调整方向的工厂与品牌来说,刘老实建议你不妨先跳出传统零售货盘思维,多去看看如1688、快驴等B2B平台,从中寻找那些具备零售化潜力的半成品或原料;同时走进超市、菜市场、母婴店等等,观察哪些服务仍依赖人来实现——那些或许就是下一个可被标准化的爆品方向。

说到底,能打赢即时零售这场仗的,不是拥有最多前置仓的一方,而是最懂货从哪里来、怎样重新配的人。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

标签:

ad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