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们聊了被胖东来爆改后的永辉,那些肉眼可见的变化。最后我们留下一个问题:永辉这次再投40亿调改,这看似疯狂的豪赌,到底在赌什么?
现在,我给出我的答案:
永辉敢一家店花上1900万,赌的不是装修,赌的是未来。这是它近十年来,做得最正确的一个决定。因为它终于开始做一件难而正确的事——完成一次深刻的认知升级,从传统思维中脱胎换骨。
它终于意识到,如果不从根上改变对今天零售商和消费者的理解,无论过去多么辉煌,都将在未来的牌桌上,毫无胜算。
今天的文章,就来深度拆解这些答案。
历史的镜子:胖东来,为什么是今天的时代必然?
去年逛完胖东来,我就把胖东来视为中国零售商业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为什么?
因为它不是一个偶然的网红,而是中国消费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历史必然。
我在之前一篇文章中讲过观点,消费者不是舍不得花钱,而是商品同质化,没什么东西值得他买?
这不是我瞎说,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再看看历史。
2024年,中国消费者的人均GDP大约在1.2万美金左右。这个数字,相当于1980年的日本,和1978年的美国。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压着相同的韵脚。我们回头看,70年代末的美国和80年代的日本,发生了什么?
那正是他们从大众消费时代,全面转向品质消费、品牌消费和体验消费的时代。在那时,满足有没有的基础大卖场模式开始受到挑战,而代表着好不好的专卖店、精品店、以及提供综合体验的购物中心,开始蓬勃发展。
消费者不再只为功能买单,他们开始愿意为品牌、设计、服务和体验支付溢价。
现在,你再看,这面历史的镜子,是不是正清晰地照耀着今天的中国?
中国消费者已经过了吃饱穿暖,商品匮乏的时代,反而是商品过剩了。
胖东来之所以成为一个现象,不是于东来有多神奇,而是他提前洞察并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已经觉醒、但未被满足的品质消费和情绪需求。
而永辉,在经历了迷茫和阵痛后,通过这次壮士断腕式的改造,终于开始正视这面历史的镜子。
它不改,迟早被淘汰。
说实话,胖东来改造它,算不算是给了它第二次生命。
也就是碰见像于东来这样有行业情怀的人,像叶国富们就偷着乐吧。
零售的三岔路口:永辉选了哪条路?
看懂了时代背景,我们再来看具体的战略选择。
我一直认为,未来的实体零售商业,尤其是超市,百货,购物中心这样的业态。只有三条出路可走,而且必须走到极致,得有自己的绝活:
极致的性价比: 以奥乐齐、Costco、赵一鸣折扣店为代表。
极致的便利性: 以7-11、罗森社区便利店、以及叮咚买菜,朴朴超市,淘宝闪购等即时零售为代表。
极致的体验: 以各类买手店、高端购物中心以及胖东来,杭州天目里,玉鸟街非标商业为代表。
读到这里,你可以停下来想一想,你自己的生意,正走在哪条路上?是不是也像过去的永辉一样,处在一个模糊地带?
当消费者的需求升级之后,过去的永辉,定位就模糊了。
论性价比,打不过专业的折扣店;论便利性,更无法与家门口的便利店和30分钟送达的外卖平台抗衡。论商品差异化,又干不过山姆,Costco。
而这次胖东来的调改,本质上是帮永辉做了一次清晰的战略升级和聚焦。在性价比(通过优化供应链和商品结构)和极致服务体验这两个维度上,进行了一次核弹级的投入,同时在即时零售上不落后——升级永辉线上超市小程序。
而那单店砸1900万,大部分都砸在了体验上。
拆解1900万:从功能任务到情感任务的投资
为什么体验如此重要,值得永辉下此重注?
这里,我们需要用两个经典的理论模型,KANO和JTBD,来把体验这个抽象的词,拆解得明明白白。
首先,用KANO模型——一个能识别出哪些功能只能避免用户不满、哪些功能却能创造用户惊喜的强大工具——来看,永辉不再满足于基础需求永辉不能再满足于基础需求。
什么是基础需求? 店里有货、商品没过期、价格不太离谱、商品丰富。在今天,这些都已经是理所应当的,无法给你带来任何加分,但做不好就会让你直接出局。
1900万投在了哪里? 投在了能带来满意度提升和溢价的期望型需求和兴奋型需求上。
1、期望型需求: 环境干净明亮、商品品质好、员工服务态度亲切。你做得越好,用户满意度就越高。
2、兴奋型需求: 逛起来很爽、有意外的惊喜(比如发现一款宝藏商品)、感受到被尊重和关怀(比如小红肠案例)、商品陈列有艺术感。这些是能让用户WOW出来,并产生强烈复购和分享欲望的关键。
其次,也是最核心的,用JTBD理论——也就是用户任务完成理论来看,永辉开始真正理解它的顾客了。这个理论启发我们,用户不是在买你的产品,而是在雇佣你的产品,去完成他的一项特定任务。
一个顾客走进超市,他要完成的任务(Job)到底是什么?
你可能会说,这还不简单,他的任务是买一瓶酱油。
没错,这是一个纯粹的功能性任务。但今天,这只是最表层的任务。
我们可以假定一个35岁高级白领的例子。她在辛苦做了一周牛马后,走进永辉,她真正的任务是什么?
她要雇佣永辉这个空间、这些商品和服务,来帮助她完成更高层次的情感性任务和社会性任务。
情感性任务: 她需要一个能放松身心、充满烟火气的空间,来犒劳自己,治愈一周的疲惫。
社会任务: 她需要为家人挑选健康、高品质的食材,来弥补关心家人的好妻子/好母亲的角色,从而获得内心的满足感和身份认同。
所以,上面的需求有没有,一定是有的啊。像我这种钢铁直男,都知道疯狂出差后,要陪太太和孩子逛超市过周末。
现在你再回头看永辉那1900万花在了哪里?更温暖的灯光、更宽敞的过道、更具美感的陈列、那个会笑着提醒你打折的导购……
所有这一切,都不再是简单的装修,而是帮助用户完美完成他们情感任务和社会性任务的解决方案。
这,才是这场豪赌最精明的底层逻辑。
写在最后
我写到这里,你看明白了没?
永辉这1900万,不是花在了装修上,而是投资在了用户的情绪和体验上。这不是一笔沉没的成本,而是一笔面向未来的、极具远见的战略投资。
作为曾经超市一哥。它标志着,至少一部分中国主流零售企业,终于从卖货的旧思维中惊醒,开始转向经营用户感受的新思维。
我知道,看懂了永辉的逻辑,不代表我们就能简单复制。
你现在心里肯定在想:我没有1900万,更请不来胖东来,我该怎么办?
那么,我们普通零售企业,该如何开启自己的认知升级和门店改造?如何用更低的成本,去打赢我们自己的期望战?
我会下一篇,继续回答这些问题,给出具体的行动指南。
记得关注我
/完
欢迎点赞、转发、评论~
说明:本文系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开白;文中图片,数据等资料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