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情报网

奥克斯二次IPO,要突围、要续命?

蓝海情报网 682

奥克斯二次IPO,要突围、要续命?

近日,奥克斯空调二次赴港IPO,这被看作是这家公司长达八年资本征程的关键一搏。

在白电市场强竞争挤压下,奥克斯2025年两次递表,上市纾困的急迫性正在凸显:当下,奥克斯空调规模体量已经不足美的、格力十分之一,且负债不低。值得注意的是,奥克斯创始人家族在IPO前还曾突击分红37.9亿。

与此同时,昔日靠低价策略与电商红利崛起的奥克斯,当下也逐渐面临更多挑战。目前,奥克斯线上份额遭小米、华凌反超,已经跌至第六;线下,公司市占率已经不足1%,已经有边缘化倾向。

此外,奥克斯靠海外市场撑起业务营收半边天,可在全球化业务进展中,贴牌代工模式一时难以摆脱,其ODM业务占比超80%,自主品牌仅20%。

当空调市场不可避免地进入存量竞争时代,时间会是这家老牌家电企业的朋友吗?

一、二次赴港,成色几何?

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奥克斯电气,初期几乎凭一己之力,改变了春兰空调一家独大的局面。可发展多年后,这家老牌家电企业市场地位逐渐变得些许边缘化起来。

早在2015年,奥克斯就曾短暂挂牌新三板,不过仅一年时间就宣告摘牌。经过内部业务整合,随后奥克斯又筹备A股上市,2023年6月完成上市辅导,但后面不了了之,最终还是决定转战香港。

继2025年1月向港交所递表失利后,这也是奥克斯第二次赴港上市尝试。

尽管,从招股书披露数据来看,2022年-2024年奥克斯业绩从195.28亿增长至297.59亿,复合年增长率达23.45%,并且,同期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2.07%,营收增长与利润表现都比较不错。

可曾处在一线阵营的奥克斯,现在已经与行业头部拉开了较大差距。

2023年,美的集团达到3720.37亿营收、337.20亿归母净利润,同年,格力电器2050.18亿营收、290.17亿归母净利润,奥克斯规模体量还不足美的、格力的十分之一,已经不再是一个量级选手。

据招股书披露,2022年-2025年,奥克斯资产负债率长期维持在80%以上,远超美的、格力等龙头企业60%左右的负债率。

造成这样高负债原因,与长期低价策略和激进扩张密切相关。

一方面,奥克斯以价格屠夫的低价形象抢占市场,导致利润薄弱,现金流长期紧绷。另一方面,这家公司很依赖ODM代工扩张海外业务,这决定了,生产交付环节就提前需要垫付大量供应链资金,导致了低价卖货—利润微薄—债务攀升的循环。

数据显示,2024年奥克斯负债总额达到了192.69亿,资产负债率为84.1%。与2023年的负债总额148.50亿相比,2024年的负债总额就增加了44.19亿,增长比例约为29.7%。

值得注意的是,在奥克斯IPO前夕,创始人郑坚江家族还突击分红了37.9亿,市场颇有议论。

伴随奥克斯这些年品牌地位退居二线的,则是该公司与董明珠掌舵的格力电器持续不断的缠斗纷争,在商业与舆论上爆发了一轮接一轮热潮。

尽管奥克斯体量不及格力电器,可董明珠一度将之视作一个绕不开的对手,这些年多次向奥克斯发起猛攻:大战的序幕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董明珠曾公开控诉奥克斯从格力挖墙脚。

随后两年间,格力又两度起诉奥克斯侵犯专利,最后均以格力赢下官司告终。2015年,格力电器一举获赔230万元,而2017年这场官司打了3年,最终也获赔4000万元。

截至目前,天眼查数据显示,双方诉讼纠纷接近100起,其中绝大多数涉及到专利侵权。期间,奥克斯也尝试过反击,在2018年通过购买东芝压缩机专利起诉格力,一度获赔超2.2亿元,但后续被最高人民法院推翻驳回。

二、Easy money Easy Go

奥克斯的低价战略由来已久。

奥克斯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为2023年中国大众市场家用空调第一品牌,市场份额为22.1%。不过有分析指出,这一数据指的是面向终端消费者售价在2500元以下的空调市场,并非全价位空调市场。

1994年,奥克斯初入空调行业,面对巨头公司的垄断,创始人郑坚江打出了低价牌——将新品定价比进口品牌低60%,比国内同类产品低30%。这一招在当时也很管用,短短五年就让公司冲到了行业份额第四。

2002年,奥克斯更是直接公开《空调成本白皮书》,揭秘空调成本构成,并进一步将40多款空调降价30%。此举效果立竿见影,虽然搅乱了行业定价规则,但让公司销量从2001年的不足90万台,在发布白皮书的第二年就激增到250万台。

尝到了价格战带来的甜头,于是从发家至今,奥克斯一直沿用低价战略。在线上平台的崛起初期,奥克斯也早早嗅到风头,早在2009年便与淘宝达成合作,成为行业首家嫁接电商平台的品牌,并于2010年开设首家淘宝旗舰店,通过秒杀活动创下1秒售出200套的纪录。

高性价比策略使奥克斯在2012-2018年间线上份额一度达28%,2018年618大促更是以近30%的销额份额稳居行业第一。

可时过境迁,当越来越多新兴品牌,如小米、华凌通过超高性价比快速占领下沉市场,再加上格力、美的等头部企业,近年来也主动降价,也让奥克斯的利润和生存空间,同步受到了挤压。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美的系在2025年618期间空调线上市占率达23.14%,稳居行业第一。

而在2025年第3周,小米就以13.42%的市场份额,排在了空调行业线上渠道第三位,仅次于美的和格力。华凌依托美的供应链和技术背书,在2024年的线上份额也反超奥克斯。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双11和2025年618期间,天猫、京东家电TOP5榜单均被海尔、美的、小米、格力等品牌占据,奥克斯未被提及。2025年第3周,奥克斯以5.0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6,线下渠道上,该公司市占率只有0.94%,排名掉出前十。

此外,近年来奥克斯的成本费用率一直比较稳定,特别是在研发费用率方面,稳定在2%左右,三年累计研发费用不足20亿。相较家电三强美的、海尔、格力2024年研发费率4%左右,还有一定差距。

三、贴牌撑起半边天?

招股书中,奥克斯电气表示,海外市场将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核心。

最近几年,奥克斯在海外市场确实发展的不错。2018年,奥克斯开始布局全球化战略,在日本、泰国相继成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在马来西亚、泰国、美国、阿联酋、越南、沙特阿拉伯等地区设立海外销售公司,扩大了在当地的销售,目前其空调业务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现在,海外市场撑起了公司营收半壁江山。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九个月,奥克斯电气海外业务的收入为83.86亿、104.12亿和146.81亿,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42.9%、41.9%和49.3%。上市之后,奥克斯可能会向海外市场投入更多资金壮大规模。

可值得注意的是,奥克斯有将近50%的ODM业务主要收入来源于海外市场。2022年、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奥克斯海外市场的ODM业务收入分别为68.81亿、85.03亿、119.37亿、43.74亿,占海外总收入的比例超过80%。

这也意味着,奥克斯自主品牌带来营收不到20%,其余都来自ODM贴牌业务。从这点上说,如何平衡好ODM与自主品牌比例,摆脱代工模式较低的利润回报,或许是奥克斯下一步提升海外竞争力的重点工作之一。

视线回到国内时,不难发现,目前国内空调市场已经进入存量竞争时代,不少头部品牌正通过多元化开辟新的增长点。比如美的,智能家居业务占比66.2%,除了空调还有冰箱、洗衣机等业务,ToB业务集群占比25.67%,包括新能源与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已形成第二增长曲线。格力虽然空调依赖度最高,但也在尝试通过自研芯片布局新能源和智能装备来拓展边界。二线品牌中,也有TCL与华为合作开发AI节能技术,强化空调与AIoT生态联动。

对奥克斯来说,长期依赖低价策略开拓出的市场,多年来量大管饱,可也逐渐导致了公司业务结构相对单一,转型难度已然不小。

目前,奥克斯的核心收入几乎完全依赖空调业务,尤其是家用空调。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奥克斯家用空调总营收占比分别为88.5%、87.3%和87.1%,中央空调占比仅为9%-11%。

单一品类结构占比过高,往往会让一家公司更容易受到市场波动。此时,比起冲刺上市,奥克斯更大的命题或许在于当业务处在深入转型时期,如何去探寻到自己真正的增长点,这也将是白电行业在持续价格中寻找到价值锚点的必要举措和关键命题之一。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

标签:

ad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