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专注即时零售领域的刘老实。
即时零售是否真正进入黄金时代,正倒逼行业向供应链要答案。当消费者愈发习惯线上下单、分钟级收货,前置仓及上翻的超市、便利店、夫妻老婆店等商家却在选品、成本、货源稳定性上面临重重挑战。
基于此,日前阿里集团宣布,整合淘宝闪购、饿了么、1688三大平台,推出面向即时零售生态的供应链采购中心,以生态级协同破局行业痛点,也为零售业供应链变革写下新注脚。
即时零售的增长势能已无需赘言。据相关数据显示,2030年即时零售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年度增长超20%。从暴雨天的应急雨衣,到深夜便利店的网红零食,即时性需求正渗透进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然而前端履约的火爆,却与后端供应链的滞后形成鲜明反差。多数即时零售商家面临三重困境:选品难——泛品类批发难以匹配即时场景化需求,比如差旅人群对一次性床品的需求,往往找不到针对性好货盘;成本高——中小商家采购量小,在B2B平台议价能力弱,只能接受偏高的采购价;信任弱——食品、个护等商品对资质要求高,小商家难辨供应商资质真伪,货源稳定性缺乏保障。
正是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阿里启动了一场生态级的供应链整合实验。淘宝闪购(O2O模式,连接下游海量店主与消费者)、饿了么(即时配送网络与本地商家资源)、1688(B2B源头供应链,覆盖百万上游供应商)三者的联动,本质是打造需求端-供应链-履约端的闭环。
从逻辑上看,淘宝闪购&饿了么能实时捕捉终端需求:哪些商品在暴雨天被疯抢?哪些网红爆品在本地直播间热度飙升?这些数据会反向输入1688,推动上游供应商定制即时零售专属货盘。例如,针对酒店、民宿商家的差旅场景,采购中心联合1688工厂开发饿了么大蓝系列一次性用品,既契合场景需求,又通过生态协同控制成本。
这种协同也是目前行业首例生态级供应链整合,其核心价值在于用C端数据反推B端生产,让供应链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判。采购中心的竞争力,具象化为选品、议价、服务三大维度的突破。选品:从趋势跟买到全场景覆盖,精准锚定即时需求
选品:从趋势跟买到全场景覆盖,精准锚定即时需求
不同于传统批发平台的泛品类堆叠,采购中心围绕即时零售场景做文章的策略,在前端页面呈现得更为具象。
平台设置趋势跟买专区(如页面中7.16 - 7.30 遮阳防晒热采轻装出行装备等主题货盘),基于周期内消费数据(如夏季防晒、节假日出行需求),提前聚合对应商品池,让商家跟着趋势拿货。
同时,页面设置夜间应急、露营户外、差旅出行、办公耗材等十余个场景标签,覆盖从日常刚需到小众场景的全维度需求。例如夜间应急可匹配深夜便利店的手电筒、急救包等商品;露营户外则聚焦帐篷、便携炊具等细分品类。
这种场景化标签+趋势货盘的组合,让商家能像搭积木一样,快速搭建契合本地消费者需求的商品结构——哪怕是上翻的夫妻老婆店,也能通过清凉防蚊标签,精准采购夏季傍晚居民最需要的驱蚊水、清凉贴。
更直观的是闪购趋势榜单与1688热榜的双轨参考:前者基于淘宝闪购&饿了么的C端销量数据,实时更新闪购热销榜TOP商品(如页面中显示的爆款雨伞、美妆小样等);后者依托1688的B端采购数据,展示同行卖家都在采的货源,双榜结合让商家既能把握C端爆款,又能锁定B端长销品。
议价:聚合需求,拿到大经销商级折扣
中小商家最头疼的采购成本问题,也通过生态协同得到解决。采购中心承诺对标1688站内30天最低成交价再打96折,其背后是阿里的规模集采能力——即使单店单次采购量小,但淘宝闪购、饿了么的商家需求被聚合后,总量足以让上游供应商给出接近大经销商的折扣。
这意味着,一家前置仓即使只采购几十件商品,也能享受到以往批量化采购才有的价格优势。而这种聚合需求+反向议价,正是破解中小零售商家成本痛点的关键。
服务:从货源稳定到履约提速,全链路效率升级
官方验货、资质齐全、合单仓发、货源稳定四大服务承诺,直击行业信任与效率痛点。
对于食品、个护等敏感品类,阿里通过官方验货环节为商品质量把关;合单仓发则允许商家从不同供应商处采购的商品合并发货,既降低物流成本,又简化仓储管理——对SKU繁多的闪购仓而言,这一服务能大幅提升运营效率。
采购中心推出的饿了么大蓝系列独家商品,成为生态协同的鲜活案例。以一次性加厚浴巾为例,旅行场景下用户对卫生+便携的需求强烈,采购中心联合1688源头工厂,采用植物纤维材质保证亲肤性,同时通过合单仓发控制成本,最终将产品推向饿了么平台上的酒店、民宿商家。
类似的还有一次性床上四件套(切中差旅人群对床品卫生的担忧)、女性一次性内裤(瞄准露营、出差等场景)。这些商品的共同特点是:精准切中细分场景的空白需求,且通过独家定制+生态分发的模式,让下游商家获得差异化竞争力,上游供应商也能实现以销定产。
同时,采购中心在发货时效与仓储协同上进一步突破。
页面中多款商品标注官方仓发48小时发货7天无理由,背后是阿里生态的仓配能力整合:1688的源头工厂与淘宝闪购、饿了么的官方仓网打通,商品从工厂出厂后可直接进入官方仓,商家下单后无需等待多级分销的物流周转,实现源头直采→官方仓直发→商家收货的短链路流转。
以立白大师香氛洗衣凝珠为例,作为日化类刚需品,通过官方仓发可保证48小时内从工厂到商家手中,既避免了传统批发中层层囤货导致的时效滞后,也让商家能以更快速度补货,跟上即时零售卖得快、补得快的节奏。
这种供应链+仓配的协同,正是即时零售供应链从采购端向履约端延伸的关键一步。
阿里此次的供应链整合,不止是内部平台的联动,更是为整个即时零售行业搭建新基建。正如业内专家所言:过去即时零售竞争聚焦‘履约速度’,未来将转向‘供应链深度’——谁能更高效地连接需求与供给,谁就能掌握主动权。
从长远看,随着技术迭代,采购中心或引入更多创新:AI选品系统可根据区域消费数据智能推荐商品;区块链溯源技术能让商品资质更透明;甚至虚拟现实(VR)技术可用于云看厂,让商家更直观地了解供应商实力。这场由阿里生态引发的供应链革命,最终将推动即时零售从快向快且好升级——消费者能更快拿到更贴合需求的商品,商家能以更低成本、更稳货源参与竞争,上游供应链也能在精准需求反馈中实现良性增长。在即时零售行业竞争中,供应链的生态化与智能化,正成为下一个关键战场。
在即时零售行业竞争中,供应链的生态化与智能化,正成为下一个关键战场。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