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进南京:奥乐齐长三角扩张再落一子
近日,据多家媒体报道:德国零售巨头奥乐齐(ALDI)将入驻南京。南京河西Vanli巧刻广场持有方也证实,已与奥乐齐正式签约。
据悉,此次入驻的门店位于建邺奥体中心核心商圈,将在负一层打造约1000平方米的购物空间,结合商场改造升级,为消费者带来好品质,够低价的商品与全新购物体验。
作为江苏的省会,南京的经济活力为奥乐齐的进驻提供了坚实基础。2024年,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00.81亿元,同比增长4.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180元,增长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52.75亿元,同比增长4.3%。这组数据背后,是庞大且活跃的消费市场,也预示着奥乐齐在南京的潜力。
从战略布局来看,南京是奥乐齐走出上海后,在江苏落子的又一重要节点。此前,奥乐齐已先后进驻苏州、无锡和昆山,此次进驻南京,无疑将进一步加密其在江苏省的网点布局,对供应链协同、品牌渗透和本地化运营意义深远。
苏锡先行:奥乐齐出沪更火爆
4月19日,是奥乐齐入华以来的关键转折点——这一天,其江苏双首店在无锡梁溪圆融广场和苏州方洲邻里中心同步开业,标志着这个德国零售巨头正式踏出上海,吹响长三角扩张号角。
开业首日的盛况远超预期。无锡门店因客流激增,两度提前开业时间,最终单日营业额创下奥乐齐中国区纪录;苏州方洲邻里中心店更吸引3万消费者涌入,37分钟内便售空9.9元瑞士卷,单店日销量近6万。这种搬空式采购的场景,印证了奥乐齐好品质、够低价定位对江苏消费者的吸引力。
5月10日,奥乐齐全国首家县级市门店在昆山亮相,延续了火爆态势:近万名顾客涌入,生鲜、烘焙、日化区货架多次被清空。
进入7月,奥乐齐扩张提速,7月12日苏州绿宝广场店、7月19日苏州世茂广场店与无锡经开朗诗店同日开业,三店再度因客流过大启动限流。
为支撑江苏市场的快速扩张,奥乐齐无锡办公室已正式成立,负责本地化运营与供应链协调。截至目前,其全国门店数已增至76家,而江苏市场的持续高热,为其冲击年底破百店目标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固守上海到深耕江苏
自2019年入华至2024年,奥乐齐的门店始终局限于上海。这一固守背后,是其对中国市场的谨慎探索: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消费层级多元、接受度高,适合外资品牌打磨模式。
初期,奥乐齐曾尝试中高端路线,但在山姆、盒马等内外资品牌的夹击中,因价格与定位偏差陷入瓶颈。
转折点出现在2023年。奥乐齐全面转型硬折扣模式,回归德国本土的核心竞争力:精简SKU(单店控制在2000个以内,仅为行业均值1/10)、强化自有品牌、以9.9元白酒等爆品击穿低价心智(9.9元及以下SKU占比达1/4)。
转型后,其2024年销售额达20亿元,较2023年翻倍,门店数增至55家,在连锁超市百强榜的排名从第82位跃升至第61位。
上海市场的成功验证了模式可行性,2025年出沪便顺理成章。而江苏成为首站,既是地理选择,也是战略必然:
其一,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物流网已成型,跨城配送成本可控;其二,江苏十三太保经济均衡,苏州、无锡等城市人均收入高,消费理性且注重性价比,与奥乐齐定位高度匹配;其三,江苏社区密集、人口密度大,符合其一店辐射三公里的社区渗透逻辑。
正如奥乐齐中国董事总经理陈佳所言:‘好品质、够低价’的商品,终将赢得江苏顾客的青睐。
江浙沪为何成为社区硬折扣的必争之地
不止奥乐齐,盒马NB、美团快乐猴等社区硬折扣品牌,均将江浙沪视为核心战场。这片区域的磁吸力,源于其独特的市场基因。
从经济底盘看,江浙沪2024年GDP总量超20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遍突破6万元,消费能力稳居全国前列。
更关键的是,这里的消费市场呈现品质敏感+价格理性的双重特征:消费者既追求进口零食、有机生鲜等高品质商品,又对溢价高度警惕——这正是硬折扣模式高质低价的精准适配场景。
人口与区位优势同样显著。江浙沪城市化率超70%,社区集群化程度高,上海、苏州、杭州等城市的新建住宅区,往往配套商业空白,为社区超市预留了空间。
同时,区域内高铁1小时可达、物流次日达的网络,让供应链效率最大化:以上海为枢纽,奥乐齐可共享80%本土供应商资源;盒马NB依托长三角生鲜基地,能实现当日采配。
商业生态的成熟度也不容忽视。江浙沪是中国零售创新的试验场,消费者对新业态接受度高,企业试错成本低。更重要的是,这里的竞争倒逼效率提升:盒马NB的极致压缩中间环节,与奥乐齐的全球供应链管控,共同推动硬折扣模式在江浙沪走向精细化。从奥乐齐南京落子,到区域品牌的密集布局,江浙沪正在成为中国社区硬折扣超市的黄金赛道。这场围绕性价比的较量,最终将惠及千万家庭。
从奥乐齐南京落子,到区域品牌的密集布局,江浙沪正在成为中国社区硬折扣超市的黄金赛道。这场围绕性价比的较量,最终将惠及千万家庭。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