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情报网

30亿播放爆款密码!微短剧CP观察

蓝海情报网 217

30亿播放爆款密码!微短剧CP观察

7月21日,听花岛剧场抖音号发布《当爱抵达时》线下宣传海报活动,邀请落日雨辉粉丝参与线下打卡活动!

7月22日,红果短剧官方微博也发布了某微短剧线下惊喜活动的海报,而根据7月23日最新公布的海报该微短剧为《念念有词》,评论区也引来大批百念好何粉丝的评论互动。

30亿播放爆款密码!微短剧CP观察

这一操作直接打破了传统影视CP剧内热恋,不包售后的惯例,是微短剧公司首次以官方形式将剧情CP推向真人CP,同时也标志着微短剧宣发从线上流量争夺转向线下场景渗透。

除了落日雨辉,暑期档的微短剧也爆火了雨过添晴百念好何等热门CP,难道CP多搭才是微短剧爆火的杀手锏?

一、剧内撒糖 + 剧外营业是短剧出圈的捷径?

从近期活跃的微短剧CP热剧来看,表现最好的是《念念有词》在红果短剧平台播放量即将突破30亿,是目前红果短剧APP上播放量最高的微短剧。

而从红果超10亿的微短剧来看,表现较为出色的也是何聪睿与刘念的组合,有两部微短剧播放破20亿!

30亿播放爆款密码!微短剧CP观察

从合作次数来看,最为频繁的是朱一未和白昕怡,共搭档34次,其次是于龙和杨咩咩,共搭档26次,两对CP均已因戏生情,领证结婚。

这些量产型 CP通过固定人设和快速迭代的作品,在红果、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为剧集和演员本人形成稳定的流量池,部分粉丝量级较大的微短剧CP还会有粉丝超话,微博群聊,线下活动等。

30亿播放爆款密码!微短剧CP观察

当然,在磕CP这件事情上,并不一定需要两人间有过影视合作,有时候比起依赖剧本设定的官配,拉郎配和邪门 CP,这些跳出剧情逻辑、甚至无关合作的野生 CP,反而因带着点 不合常理 的叛逆感,也许更让人上头。

例如,王小亿和薛滨弘的在《云渺》系列中的搭档,两人并没有爱情线,但粉丝依旧可以通过剧中的互动找到糖点,甚至可以从制作方发布的花絮中提炼出CP线。

30亿播放爆款密码!微短剧CP观察

微短剧篇幅短、节奏快,角色往往带着强烈的功能性标签:高冷霸总、软萌甜妹,忠犬保镖、疯批反派等一系列标签化的形象就像拼图一样,粉丝可以凭自己的喜好,把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个角色也可以拼在一起。比如在同一部剧中争夺女主关注的男一和男二,也可以透过某个拌嘴的镜头,被截出来解读为相爱相杀暗流涌动的张力。

二、为什么微短剧与炒CP更适配?

与影视剧CP停留在剧情层面的运营不同,微短剧的真人CP更加吃香。以往的影视演员中,磕CP的行为往往是由粉丝自发的,即便是在热播宣传期的演员互动,也仅仅以角色相称,粉丝们也会默契地不上升真人。(一)真人演员为增粉主动营业

微短剧CP则恰恰相反,不仅能在剧中二搭、三搭、四搭,演员本人在剧后还会延续互动,甚至可以原地结婚!微短剧演员于龙成功求婚女搭档杨咩咩的消息,在官宣当天就登上了微博热搜排行榜第7位,让粉丝大呼,我磕的CP终于成真了!

30亿播放爆款密码!微短剧CP观察

一方面是,微短剧演员的话语自由度会更高,更乐于通过社交平台的互动来向观众展现自己活人感的一面,通过直播互动等方式拉近自己与观众的关系,来达到剧宣的效果。

另一方面,不同于影视剧有综艺、路演,采访等宣传渠道,微短剧的宣传大都停留在线上方面。因此,微短剧演员为了配合宣传和个人增粉也会主动下场联手营业,在微博抖音等平台进行连麦直播,频繁互动制造糖点,让CP粉可以轻易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大量磕糖。

30亿播放爆款密码!微短剧CP观察

例如,余茵何柯淳连麦直播,何聪睿和刘念在抖音合拍短视频,王格格和王凯沐抖音互动等,让角色的互动延续到现实世界,让时刻关注他们的CP粉找到可磕的糖点。部分CP粉还会挖掘糖点,创作糖点视频,也进一步推动了演员的火热。

30亿播放爆款密码!微短剧CP观察

(二)制作方为宣发乐于促成

除了演员本身的联手,经纪公司和微短剧制作团队也更倾向于将两个热门的演员组合到一起。

经纪公司在挑选剧本时出于热度加成的考虑,会更倾向于为演员寻找有话题度的搭档。而剧方为了降低演员的磨合时间,加快拍摄进度和制造话题营销,也乐于促成演员间的多次搭档合作,追求1+1>2的破圈效应。

30亿播放爆款密码!微短剧CP观察

值得关注的是,曾辉和韩雨彤的经纪公司听花岛,不仅在日常的宣传和社交视频中,主动制造CP话题,为了宣传两人的新剧,还为落日雨辉投放了线下大屏,邀请粉丝参与打卡宣传,让观众从旁观者变成流量狂欢的参与者。

影视剧都难见的官方下场营销真人CP,在微短剧中却轻易实现了,这也是短剧宣传首次从线上转向了线下。

对于低成本的微短剧而言,炒真人CP式的宣发是更具性价比的。荧屏偶像剧营销的时间线更长,从制作花絮、路透到热播期内的综艺合体宣传,剧情和角色的可宣传的途径都更多,让演员间的CP可以只停留在剧集层面而不上升真人。

但微短剧通常是全集上线,不仅热播期远低于传统剧集,宣发的预算也较为有限。微短剧演员和剧方只能通过频繁合作捆绑CP,真人线上互动吸粉等更具性价比的方式来炮制糖点,制造话题热度,带动微短剧的播放和充值,延长其微短剧在市场上的播放寿命。

除此之外,制作方也在尝试用更多新的爆款演员来组合形成更多新的组合。刘念和何聪睿,陈添祥和岳雨婷两组cp搭完之后,热度飙升,紧接着又推出了陈添祥和刘念搭档的《请君为我续长生》,24小时内红果热度达6227万,位列7月21日红果热榜第7。

今年暑期档首次搭档的王凯沐和王格格,连续上线两部新剧《第六次攻略》和《昭昭于礼》均取得不错的效果。

(三)粉丝的情感投射更强烈

微短剧比普通的偶像剧更童话化,与其说短剧是一个影视作品,不如说是一个造梦的产品,它比普通的偶像剧更加能够激中观众的幻想。 

观众看的是剧情,但更多的是情感互动。当戏中人的情感衍生到了戏外,观众的幻想得到了验证,更大程度上满足了长效情感价值。如果说戏内的感情是短暂的快乐,那么戏外的真实爱意,才是观众最嗑的长效糖!

观众在追微短剧CP的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参与感和陪伴感。他们从剧中的情节出发,关注演员们的线下互动、社交媒体动态,甚至会为两人的感情发展出谋划策。这种参与让观众觉得自己是这段感情的见证者和推动者,当CP成真时,观众会获得一种促成姻缘的成就感,使得微短剧CP成真所带来的快乐更加深刻和持久。

三、炒CP的另一面:流量也会反噬

虽然微短剧CP的商业变现更直接,更高效,但甜蜜的背后同样隐藏着风险。

(一)流量反蚀

CP营业可以在短期内快速实现1+1>2的效果,但如果长期捆绑对演员的职业发展并不具备优势。例如角色固定化,特别是依靠CP捆绑来获取热度快速上升的演员,若后期分手拆CP或搭档新的演员,容易引起热门CP粉的不满,造成观众的大量流失。去年爆火的多对热门CP,在拆伙后都出现了短期内的热度下滑状态,冥冥中印证了分手即失业的魔咒。

而随着微短剧的繁荣,头部的演员不再只是单纯的剧本演绎者,其作为个人IP也会拥有不同性质的粉丝群体。演员长期与某一异性捆绑话题,可能会引起唯粉(即专喜欢某一演员)或事业粉(热衷于关注偶像事业发展的粉丝)的不满,发生脱粉回踩,大粉爆黑料等情况,给演员的声誉带来一定程度的打击。

若演员长期搭档某一演员,形成固定的粉丝圈层印象,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印象固化,未来如果想要转型或接触更多元的角色类型也会受限。(二)审美疲劳

近期,密集上线的女频微短剧中,不仅有多搭剧同台竞技,还有古装现代反复切换,对于热衷于磕CP的粉丝来说是大饱眼福,但对于只关注剧本身的观众而言,相差不大的剧本题材和反复多搭的演员组合,在同一档期内密集上线,极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30亿播放爆款密码!微短剧CP观察

换剧不换人,换衣不换梗。重复的N搭如果无法给用户带来新的体验和刺激,最后再火的CP也会沦为泡沫工业糖精。

以CP代内容的模式,看似甜蜜且高效收割粉丝,但过度地炮制糖点,只会让磕 CP从加分项变成减分项,不仅会透支演员的商业价值,更会让微短剧陷入内容空心化的泥潭。毕竟,观众可以为CP买单一次、两次,但绝不会为千篇一律的套路永远停留。

四、结语

诚然,行业仍需在CP 热度与内容质感、短期流量与长期生命力之间寻找平衡,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将情感共鸣具象化、将观众期待落地化的模式,在当下的微短剧赛道上,CP向微短剧内容是一个最具确定性的破圈公式。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

标签:

ad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