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壕
来源|中国公关网
原文刊登于《国际公关》杂志2025年6月刊总第215期
全文约1600字,阅读约5分钟,好文值得慢慢品读。
企业家IP开辟了一条低成本、高效率的营销新路径。企业家自身所具备的话题性和关注度,使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网络热点。例如,小米创始人雷军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产品使用心得并与粉丝互动交流,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和参与,他们不仅对雷军本人充满好感,更对小米品牌产生浓厚兴趣并转化为实际购买行为。如果企业能妥善借助企业家IP来传播品牌信息并实现流量的有效转化,将大大降低品牌的营销成本并提高营销效率。
企业家作为品牌的灵魂人物,他们的性格、价值观、行事风格等都会融入到品牌之中,使品牌不再是冷冰冰的商业符号,而是成为具有温度、情感和个性的人。举个例子,乔布斯追求极致、勇于创新的精神深深地烙印在苹果品牌之中,消费者购买苹果产品,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件科技产品,更是对乔布斯所代表的人生态度及价值观的认同。企业家IP带来的品牌人格化,能使消费者与品牌之间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结,增强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而当品牌遭遇危机公关困境时,企业家IP还能够发挥救火队长的关键作用,他们的公开表态和采取积极措施,有助于平息舆论风波和重塑品牌形象。此外,企业家还可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带领品牌在困境中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实现市场突围。例如,许多企业家在疫情期间积极带领企业转型,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展销售渠道,让企业不仅度过了难关,还开辟了新的市场。
然而,企业家IP在为品牌带来诸多机遇的同时,也如同一把双刃剑,其引发的舆情危机一旦爆发,可能给品牌造成巨大伤害。
企业家的个人言行与企业品牌深度绑定。消费者对企业家的印象和评价,往往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品牌的认知和态度。一旦企业家出现负面舆情,如个人品德问题、违法违规行为等,其苦心经营人设崩塌,就可能引发公众的不满和争议,并将这种消极情绪和负面认知迁移到其所连接的品牌身上。
为了追求更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些企业家频繁参与各种流量争夺活动,过度曝光在公众视野之中,让公私边界变得模糊不清,也增加了舆情失控的风险。过度曝光还可能使企业家成为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攻击的目标,他们可能会故意制造话题、散布谣言来试图引发舆情危机,从而达到抹黑企业家和企业的目的。
面对企业家IP带来的舆情双刃剑效应,品牌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掌控舆情主动权以趋利避害。
企业家应注重自身品德修养的提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保持谨慎和自律,避免因个人不当行为而引发负面舆情。企业也应加强对企业家的形象管理,为其制定专业的形象塑造方案,包括公关培训、媒体沟通技巧培训等,帮助企业家更好地应对公众关注和媒体采访,展现良好的个人形象和品牌风采。
最为关键的是:企业家个人IP的发展应与品牌发展应相互协调,避免过度强调个人而忽视品牌本身的价值。明确企业家个人IP在品牌营销中的定位和作用,将其作为品牌传播的一个有力工具,而不是品牌的核心;当品牌在利用企业家个人IP进行营销时,要注重突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观,让消费者在关注企业家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品牌的内涵和优势。
只有当企业家的每一次出镜都能传递专业洞见,每句言论都彰显商业智慧,每个举动都契合品牌基因时,品牌方能与企业家IP共振奏响品牌的交响曲,在公众信任的基石上实现品牌的基业长青。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