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壕
当下,关于消费降级的讨论甚嚣尘上,商场促销门可罗雀、高端消费市场遇冷、线下店铺接连倒闭……种种现象交织,仿佛都在为消费降级这一趋势作注脚,让众多品牌商陷入迷茫与焦虑,面对这一趋势似乎手足无措。
然而,小米YU7的上市却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这款中大型轿跑SUV甫一登场,便以惊人的销售数据震撼市场: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订单量飙升至28.9万台,这一成绩相当于宝马全系车型5个月的销量总和。
如此火爆的销售场景,与消费降级的论调形成了鲜明对比,不禁让人发问:消费真的降级了吗?为何小米YU7能逆势而上,创造销售奇迹?
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向上发展的大背景下,庞大的人口基数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所谓的消费降级或许并非全面整体的衰退,而是一场从量到质的深层变革。
我国拥有14.1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已突破4亿人,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3万元,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这一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消费总量的庞大,更体现在其强大的内生韧性。它就像一片肥沃的土壤,为各种消费需求的生长提供了广阔空间,孕育着无限可能。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2025年一季度,我国社零总额达12.47万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2%。这一系列数据清晰地表明,消费市场依然保持着稳健的增长态势,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能力并未因消费降级的论调而减弱。
与此同时,政策杠杆也在精准发力,为消费市场的繁荣提供有力支撑。以旧换新政策撬动了家电、汽车等存量市场的更新换代,让消费者在更换旧产品时能够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从而激发了潜在的消费需求;服务消费扩容政策推动了文旅、教育等领域的增长,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服务零售额增速快于商品零售,线上线下融合加速,实体零售数字化转型与线上零售协同增长,这些变化都为经济的持续回升注入了强大动力。
而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深入剖析,消费降级并非消费者完全停止消费或一味转向低端市场,而是追求‘值价比’的升级: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更加注重值价比。
消费者对值价比的追求,意味着在同等价格水平下,他们期望获得更多的价值回报。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产品的基本功能,而是对产品的品质、设计、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在购买手机时,消费者不仅关注手机的性能和配置,还注重手机的外观设计、拍照效果以及售后服务等。这种对综合价值的追求,促使企业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1)精准定位:锁定有消费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目标客群
小米YU7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精准的品牌定位,成功锁定了有消费意愿和支付能力的人群。在竞争激烈的消费市场中,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需求和偏好。小米YU7没有盲目地追求高端奢华,也没有陷入低端价格战的泥潭,而是精准地定位在了中产阶级和新兴富裕阶层。
中产阶级作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他们有着稳定的收入和较高的消费能力,对生活品质有着一定的追求。他们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希望在合理的价格范围内获得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新兴富裕阶层则更加注重个性化和独特性,他们愿意为具有创新性和科技感的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小米YU7以其时尚的外观设计、先进的科技配置和合理的价格,巧妙地满足了这两个群体的需求,从而赢得了他们的青睐。
(2)提升产品价值:满足目标客户需求的匠心之作
除了精准定位,小米YU7在产品设计和配置上,充分考虑了目标客群的需求。它拥有流畅的轿跑SUV形态,不仅外观时尚动感,还具备良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既满足了消费者对美的追求,又提升了驾驶的稳定性和燃油经济性。
车内配备了先进的智能科技系统,如大尺寸中控显示屏、智能语音交互系统、自动驾驶辅助功能等,为消费者带来了便捷、智能的驾驶体验。这些科技配置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实用性,还满足了消费者对科技感和未来感的追求。
同时,小米YU7在品质方面也毫不逊色。它采用了高品质的材料和精湛的制造工艺,确保了车辆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在安全性能方面,小米YU7配备了一系列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配置,如防撞预警、自动紧急制动、安全气囊等,为消费者的出行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这些优势使得小米YU7在同等价格区间内具有了强大的竞争力,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
(3)营销制造物超所值与不买就亏的情绪痒点
小米在YU7正式发布前,展开了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战役,通过多种渠道有意无意地释放信息,反复强调其对标高端、配置拉满。甚至在发布会前一天,雷军还在微博上放风称YU7配置很高,价格肯定也要讲科学,巧妙地将市场的价格预期锚定在一个高位。
当最终公布的价格远低于这个心理锚点时,巨大的惊喜感瞬间转化为下单的冲动。这种由高预期到低价格的巨大落差,成为促使消费者快速决策的最强催化剂。消费者会觉得,原本以为要花高价才能买到的配置,现在却能以更实惠的价格入手,简直是捡到了大便宜,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就会错失良机。
发布会当晚,小米推出首批下定专享权益限时赠送豪华配置包等一系列限时优惠活动,这些都是小米在互联网营销中驾轻就熟的组合拳。它们共同指向一个目标:制造稀缺感,激发消费者内心深处的错失恐惧症(FOMO, Fear Of Missing Out)。
与此同时,小米官方迅速发布3分钟首定破20万1小时大定28.9万的战报海报,将这种恐惧推向了顶峰。每一个跳动的数字都在向持币观望者传递一个信号:再不行动,就真的抢不到了!这种由集体狂热引发的紧迫感,会压倒理性的犹豫,让下单成为一种下意识的肌肉记忆。消费者担心错过这次难得的优惠和限量权益,害怕自己成为那个吃亏的人。
通过制造物超所值与不买就亏的情绪痒点,小米撩动了关注YU7的目标客户积极下单,并在下单后通过社交分享获得极大的情绪满足,将其消费获得的情绪价值拉到了最高。
04 结语小米YU7消费降级浪潮中逆势爆火,绝非偶然。它如同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当下消费市场的真实面貌——并非简单的消费降级,而是一场深刻且多元的结构性变革。未来的消费市场将由价值驱动,一个属于理性消费与情绪共鸣并重的新消费时代,正悄然来临。
在这场变革中,消费者变得更加成熟、理性且精明。他们不再盲目追求品牌光环或单纯的价格低廉,而是以值价比为尺,精心衡量每一笔消费,渴望在付出相同价格时,收获涵盖产品功能、品质、设计、服务以及情感体验等全方位的更高价值。
对于广大的品牌商们而言,只有理解并顺应值价比时代的逻辑,深入洞察目标人群以提供更高的值价比,才能赢得人心,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