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十年,或许很多人依然会对今年这场激烈的外卖大战津津乐道。
大家好,我是专注即时零售领域研究的刘老实。
当京东率先以免押金+给骑手交社保的组合拳,向即时零售赛道发起冲击,某团迅速以独立的闪购业务跟进,两个月后即将被淹没的饿了么傍着淘宝闪购一起加入战局。就这样三大超级平台纷纷押注即时零售,一场精彩绝伦的商战就此上演。
今年 5 月 13 日,618 大战提前一个月打响,即时零售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京东和淘宝都在各自平台为618期间的即时零售业务预留了充足资源。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即时零售凭借 万物到家 的便捷性,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写着消费市场的格局。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30 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大关,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京东凭借自身强大的物流体系,借助更高频的外卖业务,开始在即时零售领域发力。其推出的京东秒送服务,依托京东物流遍布全国的仓储网络和高效配送能力,为用户提供生鲜、日用百货等商品的快速送达服务。同时,京东还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补贴,吸引商家入驻和消费者下单,试图在这片蓝海市场抢占先机。
某团作为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老牌强者,自然不会轻易让出市场。在京东发起冲击后,某团迅速将闪购业务独立,意图凭借自身在本地商家资源、用户流量以及配送体系上的优势,巩固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地位。
然而,自 4 月 15 日独立以来,某团闪购的表现却令人意外 —— 相关数据迟迟未公布。即便是五一这样展示实力的绝佳时机,某团闪购也未能交出亮眼的数据,值得注意的是,某团一向喜欢公开数据,但如今却在关键时刻保持沉默,由此不难推测,独立一个月以来,其表现或许差强人意。
反观淘宝闪购与京东秒送,战报频传。京东外卖在短短两个月内日订单量突破千万,正朝着 2000 万的目标迈进。京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仅在配送时效上不断优化,还与众多知名品牌展开深度合作,丰富商品品类,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淘宝闪购更是实力强劲,依托淘宝庞大的用户基数和生态资源,仅用 6 天就刷新了 1000 万日订单的记录,给竞争对手带来巨大压力。淘宝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消费者需求,推出个性化的商品推荐和促销活动,同时与饿了么的配送体系深度融合,确保商品能够快速送达。
而某团闪购的数据,目前还停留在此前小王总公布的非餐饮类日订单突破 1800 万单,此后再无更新。在这场关乎千亿市场的近场电商卡位战中,行业老大的反常表现引发了市场的诸多猜想:是数据不佳难以公布,还是在酝酿后发制人的策略?
回顾一个月前,小王总高调叫板京东,并宣布闪购业务独立。当时他或许未曾料到,如今的对手已不只有京东,更没想到京东秒送、淘宝闪购 & 饿了么组合的打法会如此简单直接 —— 通过补贴吸引用户。
当京东秒送开启补贴时,某团高层或许还觉得不以为然,毕竟补贴是个无底洞,且容易吸引 羊毛党,补贴结束后真正留存的用户可能寥寥无几。
但当淘宝闪购 & 饿了么组合也采用同样策略时,不仅外界难以理解,就连某团高层可能也感到困惑。这种困惑背后,反映的是即时零售市场竞争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从商家的角度来看,高额补贴虽然能在短期内带来订单量的增长,但也压缩了利润空间,长期依赖补贴并非可持续发展之路。从消费者的角度,补贴确实能带来实惠,但也容易让消费者形成价格依赖,一旦补贴减少,用户忠诚度就面临考验。正因如此,某团闪购并未跟进补贴,这也必然导致其订单量在这段时间出现下滑。
近期,某团最大的新闻是 5 月 9 日推出 安心闪购 体系,通过 14 项升级举措弥补服务短板,以及骑手养老保险试点结果公布,首批补贴已到账。
安心闪购 体系涵盖了商品质量保障、配送时效承诺、售后服务优化等多个方面,旨在提升用户的购物体验。例如,在商品质量保障上,某团加强了对商家的资质审核和商品抽检力度;在配送时效方面,承诺部分商品在特定时间内送达,否则给予用户一定的补偿。
而骑手养老保险的落实,更是体现了某团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担当,有助于稳定配送团队,提升服务质量。
对此,部分人看衰某团闪购,认为其在零售业务方面缺乏基因优势,没有竞争对手时尚能独霸市场,一旦对手出现,市场份额就会被逐步蚕食。这种观点并非毫无道理,毕竟在电商零售领域,京东和淘宝有着深厚的积累,无论是商品供应链、品牌合作还是用户运营,都有其独到之处。
然而,刘老实我却持有不同观点。
首先,在对手疯狂补贴的情况下,某团无论是餐饮外卖业务还是即时零售业务,数据确实不够理想,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能完全说明某团的实力不足。
其次,从某团近期的动作来看,其正在修炼 内功。无论是推出 安心闪购,还是落实 骑手养老保险,这些短期内看似不会提升订单量的举措,实则瞄准的是补贴战结束后的长期发展。在商业竞争中,短期的利益争夺固然重要,但长期的战略布局才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
再者,自 2018 年内部上线闪购业务以来,某团经过七年的发展,已占据近七成市场份额。期间还没有京东、淘宝这样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压力,但还有阿里旗下的饿了么与之抗衡,可某团依然稳固了自身地位。
而且,某团通过即时零售模式成功冲击了京东的核心业务,去年某团 3C 订单数量达到京东的 40%,这也是促使京东和淘宝下场参战的重要原因。某团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例如推出 分钟级配送 服务,满足消费者对时效性的极致追求;与本地商家深度合作,打造特色商品和服务,提升用户粘性。
由此可见,相较于对手的频繁出招,某团闪购以静制动不失为良策。这场外卖大战本质上是京东、淘宝向某团发起的挑战,作为挑战者率先行动是常态,而作为应战者,何时出招、如何出招则更考验策略。
某团选择以逸待劳,静待补贴结束,一方面是作为即时零售龙头的无奈之举,另一方面,两大平台的补贴战或许暗藏陷阱。一旦某团跟风加大补贴,其自身短板可能会暴露无遗。
此外,目前京东和淘宝的补贴主要集中在茶饮等餐饮领域,而非直接针对即时零售,这背后的原因,从两大平台的入驻店铺情况便可窥见一斑。京东和淘宝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商家资源相对薄弱,通过补贴餐饮品类,既能吸引用户,又能逐步完善供应链,为后续拓展即时零售业务奠定基础。
在刘老实我看来,即时零售市场的竞争远未结束,最终的胜负取决于企业的综合实力和长期战略。或许某团闪购目前的数据不够出色,但凭借其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深厚根基和对长期主义的坚持,依然有机会在这场大战中压制对手,守住基本盘。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