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情报网

从0到爆款 小众品牌靠情绪连接逆袭的4个实操步骤

蓝海情报网 957

从0到爆款 小众品牌靠情绪连接逆袭的4个实操步骤

最近几年,整个广告营销行业绕不开的一个热词就是情绪连接,尤其对小众品牌来说,这简直是拿下用户心智、冲破圈层的法宝。我见过太多品牌主问我一个问题:咱们这个小众牌子到底怎么做大做强?或者更干脆地说:我想红。

不管产品有多扎实,服务口碑有多好,如果没有牢牢抓住用户的情绪点,就像是用力把门推开一点,结果发现背后是一堵墙,根本突破不了。  

今天跟大家聊聊小众品牌如何用情绪连接走向大众。我打算少讲点理论话术,聊点接地气的,咱们品牌主容易听懂,也能立马带回去用。  

一、小众崛起的底层逻辑  

我发现很多人有个误区,以为大品牌靠流量,小品牌靠情怀,觉得情绪这件事是装的,不如去追求大曝光、低价带量。但当我深入观察一些现象级的小品牌,发现它们成功的核心逻辑其实特别简单:用情绪对话用户,再把这个情绪圈子放大。

买东西这件事,大家想一想,其实从来都不是纯靠理性决策的。无论是买车子的豪华感、买衣服的档次感、买奶茶的满足感,本质上,消费者一部分是冲着产品去买,但另一部分玩的就是心理暗示——你买下这个东西,获得的不只是产品本身,而是你想要的一种情绪或者身份认同感。  

小众品牌的优势在于能快速占领一个情绪地带。未必人群广,但圈子准。比方说,有些护肤品主打敏感肌姐妹专属,定位很清晰、感染力很强,把全世界都不理解你的敏感肌,但我懂的感觉拿捏得死死的。小众用户被这种情绪打动,愿意埋单之后,向外扩圈也就有了可能性。

二、小众品牌为什么必须靠情绪?

任何品牌,想要从小做大,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你要打动的是谁?换句话说,哪群人愿意为你的情绪买单?

有意思的是,小众情绪往往来源于某种不被理解的心理。能不能找到这些未被满足的情绪,是这个品牌能否起飞的关键。举个例子:  

有段时间,我发现健身房特别喜欢用一些扎心的文案,比如自律的人你羡慕不起拼命工作却忘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些广告直戳上班族内心的拖延症和健康焦虑,让他们觉得不动不行了。  

再比如,有一批玩极简生活方式的小众品牌,总是爱说抛掉多余的复杂,专注当下的感受。这套表达捕捉的是某些人对喧嚣生活的厌倦,给他们一种心理逃离的爽感。

情绪连接不是说教,而是让对方觉得你懂我。你不是卖产品,而是在卖情绪价值。所以,小众品牌离不开情绪切入。

但问题来了,找到情绪点之后,怎么把它变成让更多人买单的理由呢?

三、小众情绪到大众爆款的步骤

关于这个破圈的问题,是品牌主经常纠结的地方。他们常常说:我们的产品很好呀,为什么总是火不起来?答案很简单,缺一套清晰的逻辑和执行路径。结合我的经验,下面这个步骤,不敢说百分百奏效,但至少方向明确。

1. 找到你的小众情绪

选一个精准的情绪点,比啥都重要。有些品牌总想着讨好所有人,却没发现,当你对每个人都友善时,其实你对每个人都无关紧要。小众情绪不一定要复杂难懂,关键是找到人性里的那些小小共鸣点。  

我总结了一些常见的小众情绪,你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  

孤独但渴望被理解的心情 

比如,文艺书店、小众音乐品牌常常锁定的是这类人。那些文案,总喜欢用第一视角跟人对话,比如在世界里找到自己的小角落,一下就戳中了那些孤独、敏感却渴望理解的年轻人。  

想要改变现状但缺动力的心情 

比如,健身、健康饮品、个人成长相关的品牌特别爱抓这种情绪。你可以选择更好的自己,每天比昨天多努力一点,一听就让人热血,忍不住行动起来。  

对某些细节独有追求的心

手工的家具、限量版的藏品之所以有市场,就是打了一部分人对独特不凑合的癖好。  

建议大家做个互动测(访)调,把自己的品牌跟受众的情绪需求对号入座,越细分越好。

2. 让情绪变得可感知

很多品牌抓住了情绪,却没把这种情绪讲清楚,用户听不懂。这就好比你写出一封情书,却没让对方感受到激情和诚意。  

这里大家可以学学场景构建的玩法。当情绪变成具体的画面、具体的体验时,它就仿佛有了生命力。  

举例:  

一个主打极简收纳的收纳品牌,在广告里搭了两个场景:一个是混乱不堪的房间,一个是整齐有序、光线明亮的房间,并配上对比文案——你有选择权。这个情绪点瞬间可视化了,用户能立刻代入——对,我也想过整洁生活!  

再比如茶饮品牌爱用的小确幸感情绪,直接把人喝奶茶后满足的一刹那写成文案,比如喝到最后一口还想舔杯子,一是让消费者笑了,二是引发太多人共鸣:这就是我的感受!

场景越具象,情绪感染力越强。

3. 从圈地自守到破圈扩圈

一开始,小众品牌的路径自然是先圈住核心用户,他们像铁粉一样支持你,愿意为你说话。但长久来看,想要破圈,以下几点必须要做到:  

第一,保持神秘但可接近。

小众品牌刚开始会有一种高冷感,但如果一直停留在高冷群体里,很容易把自己局限住。你必须想清楚,如何把情绪核心放大,既让小众粉丝觉得独特,又让新用户愿意靠近买单。  

比如,众多网红咖啡品牌开店选址常会挑一些不起眼的小巷子或者复古改造空间,在保持仪式感的小清新氛围下,加入一两款价格实惠、口味独特的网红产品,吸引更多普通顾客。

第二,借力社会热点顺势起飞。

别迷信万能流量模式,当你有了好情绪内核,善用外部热点强化它。  

举个例子:口罩期间,不少小众香氛或家居茶饮品牌靠治愈孤独的主题火了一把。从治愈这个情绪点切入,他们让人宅家时能通过闻香喝一口找到陪伴感和安全感。这个切入点既小众,又切中了大众焦虑。

4. 情绪放大器靠用户共创  

最好的传播从来不是品牌自己在喊口号,而是把情绪的传播权交给用户。小众品牌要学会干一件事:让用户自己成为情绪的放大器。

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有趣的环保袋品牌,它的玩法特别妙:他们推出限量版涂鸦袋,并发起我的环保故事征集活动,邀请顾客在环保袋上画出自己对地球的情绪。这种共创活动既打动了参与的用户,也让整个品牌的情绪闭环自行运转起来。让用户记住你再帮你传播,岂不一举两得。

写到这,我得说句心里话。品牌营销圈这么多年,我见过成功的小众品牌,也见过折戟的伪小众。总结下来,关键不是砸多少钱买流量,也不是做几十份干巴巴的战略大图,而是你能不能真心看见一个群体的情绪,理解他们,服务他们。

小众品牌走向大众,靠的不是多高深的商业模型,而是一颗想要拉近距离的情绪心。做到这一点,哪怕起步资源有限,你也有机会走出自己的路,甚至走向爆款之巅。

凭良心玩情绪,不要跟用户谈套路。这样坚持下去,你的品牌会更有温度,更容易被人记住。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

标签:

ad2

推荐内容